2020年7月31日,林鄭月娥在香港政府總部記者招待會上(圖片來源:李天正/看中國攝影)
【看中國2020年10月23日訊】特首林鄭月娥近日向香港的黨媒發話,其實是另類施政報告,概述了她的統治手法和掙扎求存之道,也預示了她前景難堪。
她言必稱習近平總書記,表明習思想保育至上,斷不會在珠海桂山島附近填海造地供應香港,但又打著紅旗反紅旗,表明決心,「明日大嶼」的過千公頃填海大計定必去馬,沒有保育問題。
她的想法明顯犯駁,看來只須公開表忠一下,便可亂說一通,施政橫行。不過,其胡言亂語而自鳴得意,正反映她已經內外交困,腹背受敵,只能躲在黨國的龐大身影后面,在最後歲月中苟延殘喘。
由反修例運動至今,林鄭已成孤家寡人。她政治上長期積弱,四、五成市民對她絕望(對她表現給零分)。她為政劣績斑斑,聲望低沉不起,不僅自絕於支持民主派的社會主流群眾,亦連累支持政府的親北京勢力,在區議會選舉大敗。他們礙於北京的情面,勉為其難支持林鄭,但對其施政一直頗有微言,並通過自己的渠道,上達中央,進一步削弱她的統治權威。例如明知林鄭把希望放在「明日大嶼」,工聯會仍舊向北京遊說在桂山島填海造地助港,言下之意,林鄭根本不切實際,必須中央出手相助。
面對民主派和「自己友」兩面夾攻,林鄭既無民望支撐大打輿論戰,亦欠民間社會的組織基礎發動保皇攻勢,從訪問內容看,她的統治策略只剩下三招了。一是無視批評的鴕鳥政策,自我催眠一樣,把「問心無愧」掛在嘴邊,強調自己為香港、為國家,帶領香港向前發展,便無懼打擊,意思是網民以至保皇政客的批評固然可以不理,甚至到立法會答問也覺得遭到侮辱,因此索性不到議會交代工作和聽取意見,從此遠離異見便天下太平。
二是扭曲事實以便卸責或邀功。她說政府對武漢肺炎的疫情從來沒有掉以輕心,但疫情第三波的出現,不正是由於政府豁免部分入境人士免檢測所導致?她又自誇香港抗疫能力提升,不怕第四波疫情,卻沒有指出,其中保護裝備和檢測能力,大都靠私人部門奮力追上需求。再到國安法,她認為不影響權利和自由,也令社會恢復穩定,市民不再恐懼,完全罔顧警方對市民示威權利的壓制,彷彿穩定可以單憑警方武力和限聚令恢復過來,而無須贏取民心。
上述兩招是改變不了現實,只好改變她自己的認知來迴避矛盾,而第三招則是以想像代替論證,譜寫香港爭取中央支持下開拓未來的繁榮。林鄭的頭腦簡單不過,她認為首先要藉助深圳競逐人才,吸收遭美國排擠的科研專家,以科研推動經濟,同時開發科技產業鏈,由科研、製造業到上市融資,香港、深圳可各司其職。另外就是求取中央的政策優惠,以市場以外的手段,在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落成後,增加其使用量,從而加速航空業的復甦。
但施政需要理性論證,反覆辯論,不是在許願樹掛上心頭好而已。例如林鄭希望通過國家介入加強香港的航空業優勢,而不是公平競爭去贏得區內龍頭地位,只會招來區內其他國際機場以至地方政府對香港的不滿,也有礙區域之間的合作關係。香港即使願意融入大陸發展,日子不會好過。其次是香港要發揮其競爭優勢,必須保持與大陸城市不同的特色,而不是附和趨同,否則旅客大可選擇區內成本較廉宜的機場服務,但香港制度走向大陸化,失去國際城市的制度優點,它的航運服務又如何物有所值?
林鄭期望出現的港深科技合作也面對類似問題。兩地若各有優勢,合作互利理所當然,洽商也自然水到渠成。但若勉強由中央撮合,日後如何分攤成本和分享成果,肯定難分難解。更何況,中美關係緊張,香港跟深圳合體搞創科及相關產業鏈,還專門吸納美國機構不受歡迎的科研人員,貿易戰以至冷戰一旦升級,香港將無法置身事外,對香港對大陸也是壞事。
不過林鄭的如意算盤小心弄巧反拙。她可以不停「問心無愧」,但只要她是保皇政客的負累,他們也會繼續向中央奏她一本;她可以扭曲事實,為自己臉上貼金,卻只會引起更大的反感、更低沉的民望;她可以拚命週旋於中央各部委丶各地方領導之間,但憑她日漸薄弱的政治能量,她只會更身不由己。她要平息的問題,結果引來更多疑難,陪她渡過最後的政治歲月。
来源:自由亞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