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常杓篆书宋人词 册。小篆拟唐李阳冰,圆劲而有古风。(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大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字少温,祖籍赵郡(今河北省赵县),出自赵郡李氏南祖。李白族叔,曾接济李白,并为他作《草堂集序》。唐代书法家,小篆成就突出,后世将他和李斯并称“二李”,赞誉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
志在古篆三十年 努力不辍终有成
李阳冰出身望族,很早就出仕。曾任缙云县县令、当涂县县令,官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但其身世于新旧唐书无传,其他史料说法亦有出入。
李阳冰在〈上李大夫论古篆书〉一文开头就说:“阳冰志在古篆,殆三十年。见前人遗迹,美则美矣,惜其未有点画,但偏傍模刻而已。”“天将未丧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诚愿刻石作篆,备书六经,立于明堂,为不刊之典,号曰大唐石经。”他在20岁左右就立志研究古篆书,努力不辍,终于成为一代篆书宗师。
李阳冰早年曾在山西绛州(今新绛县)见〈碧落碑〉,为之着迷,寝卧于其下,数日不去。其后主要承习李斯〈峄山刻石〉笔法,结体纵势,修长瘦劲,笔画粗细一致,婉转流动,谓“铁线描”。
苏州,虎丘园林坐尺子。传李阳冰书苏州虎丘“生公讲台”。(Smwy09 /wiki/CC BY 3.0)
李阳冰善词章,篆书“笔法妙天下”。所书变化多姿、开合有致、劲利豪爽,又如虎似龙、风行雨集,时人评价极高,谓之“笔虎”。论者赞之“虫蚀鸟迹语其形,风行雨集语其势,太阿龙泉语其利,崇高华岳语其峻”。当时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碑,必请其篆额。传世作品包括〈三坟记〉、〈怡亭铭〉、〈谦卦铭〉、〈城隍庙碑〉、〈般若台题名〉、〈颜家庙碑额〉等。
“二李”刻石书迹启悟后世书家,影响深远。图为清王澍书积书岩帖(四十三) 册 临李阳冰残碑并韦处厚记。(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四十三) 册 临李阳冰残碑并韦处厚记。(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四十三) 册 临李阳冰残碑并韦处厚记。(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自秦代李斯创制小篆以来,至唐代逾千年,篆学中废。直到李阳冰才以篆书为己任,继往开来,重振小篆雄风。其自信称道:“斯翁(李斯)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上古时期的大篆留存甚少,所幸小篆之字形完整存世,又留下“二李”刻石书迹启悟后世书家,影响深远。
篆书大家李阳冰 李白晚年的贵人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大诗人李白从被流放的路上遇赦后,漂泊于江南一带。听闻史思明长子史朝义势力复盛,原拟北上追随李光弼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不幸途中因病折返。生活困窘,只好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作〈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赞扬李阳冰的品行、才华和政绩。李阳冰原本不知李白的穷困潦倒,看了诗作陈述后,便尽力协助,予以安身之所。
李白寓居当涂,和李阳冰时有聚会。李白作诗赞扬李阳冰的书法和诗文:“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吐辞又炳焕,五色落华星。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并以敬慕之情写下〈当涂李宰君画赞〉,为有勇有谋、政绩卓著的李阳冰,身处家国动荡之下,无法发挥才能、施展抱负而感到惋惜。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十一月,李白病笃。将自己的诗文草稿交给李阳冰,李阳冰为其诗文编纂成《草堂集》十卷,并作〈序〉介绍李白生平、诗文成就,高度肯定,称其为“千载独步,唯公一人”。
李白病逝(《旧唐书》记载为饮酒过度而亡)后,葬于当涂龙山。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依李白生前“志在青山”之遗愿,再将其陵墓迁至当涂青山。李白晚年得以安居于当涂,又葬于当涂,大书法家李阳冰的确是诗仙李白晚年的大贵人。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