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簽署親俄條約背後的隱患

發表:2001-08-02 18: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最近,中俄簽署了20年的睦鄰友好條約,得到一片喝采。筆者雖然支持這一條約,心裏卻沒有那種樂觀情緒。這個條約讓人想起上個世紀日本與蘇聯簽署的類似條約。日本當時雖把蘇聯視為第二號強敵,但為瞭解除在太平洋戰爭中對付美國時的腹背受敵之憂,不得不與傳統的共產主義宿敵和好。蘇聯為了對付西線的德國,也樂得解除遠東的隱患。然而,1945年日本在戰爭中敗局已定,把最後的希望放在了正好到期的日蘇條約上,企圖續籤條約,並請蘇聯當說客,與美國調和,體面終戰,被蘇方拒絕。隨後蘇聯迅速對日宣戰,橫掃在滿洲的關東軍。根據90年代解密的前蘇聯檔案,當時蘇軍已做好了在日本登陸的準備,若不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迅速結束了戰爭,戰後很可能出現「南日本」、「北日本」的東西德式冷戰格局。

如今的中俄條約與當年日蘇條約的簽署背景,頗有異曲同工之處,說到底,就是兩個在國際困境中尋求外交突破的國家,不得不對往日的死敵強做歡顏。當然筆者並不相信20年後俄羅斯會故伎重施,只是想提醒那些歡呼這一外交突破的人:一個高度不穩定的俄羅斯,關鍵時刻並不那麼靠得住。

中俄這次的實質性交易主要有兩件:一是價值20億美元的蘇-30MKK型戰鬥機,一是耗資17億美元的輸油管,據報導這條2400公里長的輸油管,在2005年建成後,每年可從西伯利亞輸送2000萬公□(1億4700萬桶)的石油到中國

俄戰機功能令人懷疑

蘇-30戰鬥機,和90年代採購的蘇-27一起,當然會大大加強中國空軍的戰鬥力。然而,俄方一直不肯對中方進行關鍵的技術轉讓。飛機可以在瀋陽組裝,但關鍵部件要長期依賴俄羅斯。更重要的是,這種戰鬥機一般飛行800小時後就要大修一次,而這種維修也只能在俄羅斯進行。中國空軍的命根子,似乎已被捏在人家手裡。

更加關鍵的是,這些飛機究竟有多大神通?美國的媒體為了渲染「中國威脅論」,一直誇大這些飛機的威力;臺灣為了向美國能討到更先進的武器,也樂於強調這些飛機的厲害。中國大陸為了保持對臺灣的心理威懾力,當然也要表示對這些飛機的信心。結果,陰差陽錯,這些飛機變成了一種皇帝的新衣。

由於美國經常對外用兵,美制飛機都經過實戰的考驗,蘇式飛機則不同。70年代在中東,以蘇制米格飛機武裝的敘利亞空軍同以美制飛機武裝的以色列空軍交手,數量倍於對手的敘利亞機群幾乎全軍覆沒,而以色列空軍完好無損。這次空戰曾在蘇聯內部引起震驚。蘇聯高層認識到,蘇聯若與美國打一場常規戰爭,幾乎是必敗無疑。這種危機感提高了黨內的改革呼聲,最終使戈爾巴喬夫上臺。

以後的發展人所共知,蘇聯迅速解體,俄羅斯的國力與科技不斷衰落,而美國卻一直突飛猛進。很難讓人相信,如今俄羅斯的飛機,比蘇聯70年代的飛機有多大提高,能否與美國21世紀的技術抗衡。

相對於戰鬥機而言,被大多數媒體忽視的輸油管的交易似乎更有戰略意義。中國在2010年,將每年需要進口1億2000萬公□石油,相當於韓國目前的進口量;到2020年,這個數字會再翻一倍,50%的石油將依賴進口,超出日本現在的石油進口量!石油從中東運往中國,必經馬六甲海峽。也就是說,中國工業的血液,要從新加坡美軍基地的眼皮底下經過!為此,中國領導人能睡得著覺嗎?在海上油路毫無保障的情況下,俄羅斯的原油,將可能變成中國的生命線。

一個戰鬥機,一個石油,使中國大大受制於俄羅斯。如今,俄羅斯已從一超級大國變成了超級病夫。中國這樣一個新興大國如此受制於一個病夫,至少應讓人居安思危了。未來的俄羅斯,無論是親美的民主派上臺,還是仇外反華的極右翼上臺,中國都不免要跟著心驚肉跳。

無法代替內政改革

從外交的角度上看,中俄此次簽約,對雙方都是重大勝利。但這一勝利給中國留下的潛在危機恰恰說明:再高明的外交,也無法代替內政的改革。改革20年,中國的經濟規模,早已超出俄羅斯數倍;在中國高校中培養出來的學生,遍佈美國的大學和科研機構,成為世界高科技的先鋒。然而,中國在軍事技術上,甚至無法擺脫對蘇聯七、八十年代技術的依賴,足以顯示出中國改革的侷限。

如今中國並非沒有錢來吸引在美國的大陸科技精英回國效力。中國缺的是自由的政治制度。近來民族主義情緒雖然在大陸留美學生中猛漲,但不拿「身份」(綠卡或公民)而肯回國的高質量人才,還是鳳毛鱗角。說到底,當一個制度能保證個人的權利時,有身價的人才會來;制度如不能保護個人權利,人們一有辦法就會離開。80年代中國大興科技少年班,如今,那些十一、二歲就進了大學、20出頭就拿了博士的小天才們,90%在美國。俗話說,借來的拳頭打不了人。中國如果不大力推動政治改革,吸引海外一流的中國科技精英回流,發展自己的科技,那麼中國的領導人,就永遠要為求得20年前的舊技術而對人低聲下氣,更不要指望這些被人家「留一手」後賣給你的技術有什麼了不起的神通。與其如此,何不對內多給自己的人一點尊嚴?當然,指望短期內讓大陸變成自由與法治的社會,有如痴人說夢。所幸的是,中國的主權之下,有了香港這樣一個半自由的社會。如果在「一國兩制」下,中國能主動推進香港的民主,使香港變成一個更加自由的社會,那麼,海外的大陸科技精英,至少可以接受香港的生活方式。中國可以通過香港,獲得一流的科技。

在能源問題上,中國更應開闊思路,在考慮未來的發展戰略時,看到石油經濟的脆弱之處。比如,中國人口密集,本應發展節能的公共交通,並逐漸推動公共交通(包括鐵路)私營化的改革。然而近年中國的公共交通的發展與改革嚴重滯後,片面發展私人車,如此下去,中國能源的對外依賴,更會變本加厲。美國仰仗著足以獨霸全球的武力,還覺得外國的油靠不住,於是有了切尼領銜起草的能源計畫。中國以如此脆弱的國際地位,難道還不應駐足三思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