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8時多,星火村道一片漆黑。星火村東南約200米處,卻燈火一片通明,3輛推土機在連夜作業--連夜作業的還有30多名村民,以至路邊停滿了摩托車。
挖寶的地點在一片泥濘中,後來才得知,這裡原來是桑樹地。晚上記者的採訪車一到,早已驚動了正在悄悄挖寶的村民,村民紛紛停下來,向路邊張望,手裡還拿著帶泥的工具。
見不是來阻止的,村民又開始挖。與不遠處機器的轟鳴聲相比,這裡寂靜了許多,圍著土坑挖寶的人說話聲音都是小小的、悶悶的,偶爾溜出嘴的笑也壓得低低的。在一米多深的坑裡,微弱的電瓶燈光隨著鐵鏟的落處而晃動,挖寶人的臉上透著緊張和興奮。村民或蹲或站,他們中最大的有60多歲,還有個十多歲的孩子在四處遊走查看。
幾個手拿摩托車頭盔、身著西裝、繫著領帶的年輕人與村民的著裝很不協調,對記者十分警覺,其中一個還很凶地說:「這裡在挖石頭。」而據村民說,下午發現第一塊玉器時,文物販子就一直沒有離開過現場。
這片高低不平的桑樹地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坑,有規則的長條形、圓形,還有不規則的坑,據記者觀察,泥土有黑色的、黃色的、淡紅色的,村民順著同一種顏色挖掘。
忽然,人群騷動起來,幾個村民丟下鏟子,向推土機奔去,在推土機碾過處紮成一堆。挖出文物了?當記者擠進人堆,只見幾個村民用手在泥裡掏著什麼,一個年紀稍微大點的中年人用手捻了捻土,搖了搖頭。
據說,晚上8時多,當地派出所來過。警車一來,村民匆忙逃跑。警車剛發動,準備離開,村民馬上又圍攏過來。最多的時候,有3000多人在挖寶。
記者昨夜近11時離開時,挖寶村民還沒有散去。在神秘的黑夜裡,挖寶行動還在繼續,晚上沒有收穫,但村民們認為,如果運氣好,說不定能挖到一片半片玉器。
知情人向時報記者透露:已有玉器被村民挖走
站在漆黑的夜空下,一個張老闆(在挖掘現場負責整地造田的施工隊的工頭)在記者的要求下,才把自己所看到和聽到的說了出來。
昨日上午,施工隊開始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用推土機推土。下午4點光景,忙碌一天的推土機司機剛要歇息,邊上五六個村民在滿是泥濘的地裡用鋤頭搗鼓。一中年村民在清理鬆散的泥土時,和另一名同伴開玩笑:「我們星火村是出文物的地方,前不久有人挖到了文物,賣了好多錢。」
幾個人在被推土機推過的泥土裡反覆挖掘。下午4時10分左右,一村民挖到了一個四五寸見方的硬邦邦的東西,抹去泥土一看,是一塊玉器。
挖到文物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星火村。沒幾分鐘的時間,離發現玉器現場只有半里路遠的星火村村民們紛紛趕了過來,各自在鬆散的泥土裡挖了起來。沒多久,另外幾個村民又挖到了一塊玉器。
在半個小時內,村民們挖出了3塊玉器,其中兩塊是長方形的,長有四五寸,厚有一寸多,另外一塊是圓形的,中間還有花紋,很明亮,誰看了都捨不得放下。據說一塊就能賣出50萬元人民幣的價錢。
據說,晚上又有10多塊玉器和石器被村民挖出。
基本確定「挖寶」現場是良渚文化遺址,誰再去星火村挖寶就扣人
一走進海寧市周王廟鎮星火村,記者心中就掛滿了問號:村民挖寶為何如此猖獗?真的有3塊良渚玉出土?誰在破壞古文化遺產?這裡到底是不是良渚文化遺址?又該如何保護它們?昨天上午,時報記者再次趕往挖寶現場,試圖找出客觀的答案。
現場:雨天還有人在泥濘裡挖寶
雨水,掩蓋了前夜的瘋狂,村民挖寶留下的坑已被掩埋,但挖寶村民還沒有散去。上午11時多,挖寶村民見有採訪車來到,不約而同地急奔出泥濘地,撤到村道徘徊觀望。
在記者來到這裡之前,周王廟鎮派出所來過兩次人,周王廟鎮政府、海寧市文體局及海寧市博物館有關人員也聞訊趕來勸阻、禁止村民的挖寶行動。村民卻開始打起了「游擊戰」,有人來查散去,無人查又開始挖。
記者再次遇到前夜在挖寶現場的少年。在雨中,少年的雙手凍得通紅,說話時抱著肩膀瑟瑟發抖,濕濕的球鞋裹了層泥。他自稱是周王廟中學的學生,晚上看挖寶睡得太遲,乾脆不去上課,上午又來看挖寶。
村民挖得很「辛苦」,有的人全身都濕了。但記者問及收穫時,這些手拿窄條鏟的村民都說剛來,什麼也沒挖到。
現場採訪的片刻,警車來了兩次。周王廟鎮派出所一位姓張的民警說,派出所很忙,但為了配合鎮裡的工作,只有常常到現場來巡查,維持治安。
流言:他親眼見到3件出土文物
一名姓趙的推土機司機主動找到記者,描述他親眼所見到的「良渚玉」。
趙師傅指著左眼說,「當時就是這個眼皮在挑。我推出一個墓坑時,左眼皮跳得臉皮都在抽動。等我眼皮不跳了,別人就撿到了一塊青不青、綠不綠的寶物。」
眼睜睜看著寶貝被人撿走,趙師傅似乎有些遺憾,「哎,看來我是發不了這個財」。他比了比「良渚玉」的大小,有人插嘴說,「這是磬,不是玉。」聽著趙師傅的描述,村民臉上有了神往之色。
村民說,真正挖寶的不是本村人,是外地來的。少數村民肯定:最先到這裡挖寶的是桐鄉人。他們還說,「聽口音就是桐鄉的,那裡人有經驗。」現場的確有人不是星火村村民,這些騎摩托車的外地人是過來「看看的」,也說沒見過「良渚玉」。
儘管眾人都說沒見過玉,但趙師傅還是堅持稱,他親眼見到3件文物出土並很快消失了。
說法:星火村是否存在文物的兩個版本
採訪中,村民眾口一詞--「星火村從來沒有發現過文物」。一名星火村村委會幹部說:「星火村的文物是輿論造出來的,是媒體炒出來的,星火村以前從沒文物出土。」
星火村村委會調委會主任孫雪清認為,村民挖掘用的窄鏟子是起桑樹苗用的,將它說成挖墓的工具很可笑。如果讓更多的人知道星火村有人挖寶,只會引來更多的文物販子,給星火村聲譽造成不好的影響。
周王廟鎮政府負責對外宣傳的金坤元委員說,周王廟鎮與斜橋鎮之間就屬於良渚文化保護區塊。滬杭鐵路北側,現場北面不遠處,剛被文管部門保護起來,上個星期已有人在那裡進行考古發掘。
金委員還說,村民對文物已經很有研究,前天推土機在現場整土,村民根據土的顏色,判斷出這裡有文物,於是出現了瘋搶場面。
一名本地人向記者說出了更深的內幕:星火村不僅發現過文物,而且是周王廟鎮最先發現文物的村子,上世紀90年代,星火村幾乎家家有古陶器。
內幕:文物販子冬季活動猖獗
通過鎮上的生意人,記者瞭解到當地文物販子的活動情況。
「我早些年也和朋友『玩』(盜墓:記者注)過,因為風險太大,洗手不幹好多年了。」用他自己的話說,現在「混」得不好不壞,但不用「黑白顛倒」地生活,不用在外面「跑路」。
1989年,星火村發現了第一批文物,當時文物管理沒有現在嚴格,盜挖文物猖獗。他那時還在上初中,晚上就和幾個20多歲的朋友四處盜墓。盜墓的人常常白天睡覺,晚上出動,帶上特製的工具。挖寶的工具象星火村挖寶的鏟子,但更寬、更長,鏟面是兩側向裡合的形狀。
「這個圈子裡沒有真正的朋友」,文物交易要冒風險,不僅是政府部門在打擊,還要擔心「黑吃黑」,賣文物得很秘密,朋友也不能告訴。
他的朋友現在都是三四十歲的人,很多還在幹這一行,個別朋友現在還與他經常來往。「現在看來,幹這一行大多是--一群痞子,整天不幹活,沒錢了四處找文物挖。」
他們的文物知識主要靠書本和實踐摸索,他們和挖土的民工得搞好關係,消息比當地的文物部門還靈通。
據這位知情人士透露,現在販賣文物的人並沒有減少,每年冬季,是他們活動頻繁的季節。上個月末,星火村進行土地平整,他的一個幾年不見的朋友又露面了。
基本確定是良渚文化遺址
星火村「挖寶」現場的確挖到一些文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劉斌主任告訴記者,基本可以確定是良渚文化時期的遺址。
劉斌告訴記者,在村民發現文物的當天晚上,他們就有技工在現場查看,通過村民挖出的一件石器來判斷,基本可以確定是良渚文化遺址。
良渚文化是距今5000年前的古文化,「挖寶」現場所在周王廟鎮,是海寧市一個主要的文物點。海寧市近年來已經在周王廟、郭店附近發現100多處這個時期的墓葬,對研究良渚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今年3月份,在周王廟鎮鄰近的斜橋鎮,有關考古部門發現一處良渚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共180件(組)。
有意思的是,發現這個遺址,也是當地農民用推土機平整土地給「翻」出來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