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傑特別向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指出,並要求記錄在案,稱法治是香港有別於中國內地其他城市的重要元素,法治是不容妥協的。
梁家傑分別以居權案、梁國雄因參與遊行而被檢控、政府倉促推行問責制、立法進行公務員減薪以及23條立法諮詢程序等幾個案例批評政府的做法。
終審法院能否「終審」 ?
梁家傑稱,居權案使人感覺終審法院的判決只有在獲得政府的認同才是最終判決;而在梁國雄一案中政府利用法院作為統治工具,違背法律保障權力、自由以及監管政府的精神;而政府就基本法23條有關叛國罪的立法諮詢程序,則顯示政府一直以家長式的心態,糾集一方面的人士去反對另一方麵人士的意見,引發社會分化。
梁家傑發表其言論後,出席同一場合的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在會後發表評論,表示對梁家傑的言論感到驚訝。梁愛詩表示,梁家傑在法律年度開幕中沒有提及本身行業的發展前景,而在整個演講中針對性地批評政府。
政府反駁
特區政府隨後發表一份長達四頁的回應,對梁家傑提出的批評逐點反駁。政府的聲明稱,對梁家傑提出的批評表示遺憾,聲明指出梁家傑提出的部分批評內容概括誇張,使人感覺香港沒有遵行法治、沒有司法獨立,這種說法和事實並不相符。
回應梁家傑針對居權案的批評,政府稱在居權案中尋求人大解釋,阻止了香港人口在未來十年增加兩成半,避免危及社會和諧,而梁國雄案則只是警方依法維持維持社會秩序,香港有關公眾集會的法例符合國際人權標準,特區政府並不認為有關的法例過於嚴苛。
至於有關23條立法的諮詢事宜,政府的聲明則指出政府已經就此展開廣泛的討論,政府也正就個方面已經提出的意見進行研究,並根據將修訂部分的建議。
李國能:理性討論
終審法院的首席法官李國能,法律年度開幕典禮上也提出呼籲,希望政府及社會對有爭議的法律問題都應該持互相尊重的態度進行理性的討論,不應該以爭論的勝負作為著眼點。
李國能沒有直接提及有關基本法23條立法產生的爭論,但提出香港的法制要得到持續發展,必須依賴社會各方面對法制問題保持警覺意識。
針對一連串的爭論,有香港報章引述學者的評論,指出香港的法律專業團體已經變得像壓力團體,使得法治問題政治化。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副教授張炳良接受香港《蘋果日報》的採訪,指出政府在過往多個事件上表現出對法律界的意見不尊重,使公眾對法治的信心減弱。
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