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斯在華譯述初始

作者:王琮琪 發表:2003-03-04 19:1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偵探小說啟蒙於對西方偵探小說的譯述,最早的翻譯大致在光緒年間至民國初年,而大規模譯入的就是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偵探故事。

1896年,張仲德譯出《歇洛克呵爾晤斯筆記》,刊登於上海《時務報》,含四篇探案故事;「呵爾晤斯」是福爾摩斯最初的譯音,華生則譯為「滑震」。它比日本譯本還早三年,當時柯南道爾在英國文壇剛嶄露頭角。書中詭秘情節、嚴謹推理及第一人稱敘事為中國公案小說所匱乏,令讀者稱奇。1901年,董鼎、張在新又合譯了《毒蛇案》、《寶石冠》、《紅髮會》等七篇;次年,文明書局出版了《續譯華生包探案》;1903年,商務印書館重出《補譯華生包探案》,收探案小說六種。到了1904年,著名翻譯家周桂笙、奚若合譯《福爾摩斯再生案》,全篇有13個故事。這篇譯述較為尊重原著,保持原初敘事結構,語言用淺近文言,使原語文化與本土文化保持相對平衡。其後名家林琴南亦譯過《歇洛克開場》,不過敘述流暢、以白話文翻譯的《福爾摩斯案全案》,那是1916年由程小青、周瘦鵑等人完成的。

翻譯是一種「雙文化」現象,涉及中西文化的滲透和組合,有時必須與時代大環境相適應。比如福爾摩斯在起居室槍擊牆壁情節,儘管展示其個性,但對清末讀者匪夷所思,何況當時為流行虛無黨的時代,同福爾摩斯維護法制形象大相逕庭。又如,他與華生關於注射可卡因的對話,在禁止鴉片的年代國人難以接受。為此譯者作了合理的裁剪和刪改,以貼合社會環境,建立有效溝通,雖不免淺薄、稚拙,亦顯示良苦用心。它在中國翻譯文化史上為後世保存了十分有趣而又無奈的記憶。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