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銀監會仍難使中國大陸脫離銀行壞帳魔咒

發表:2003-03-14 18: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央社記者彭思舟特稿)銀行壞帳問題曾是亞洲金融風暴中,壓垮南韓、泰國、日本國家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同樣的問題現在也潛伏於中國大陸,美國商業週刊曾指出,中國大陸銀行壞帳高達五千億美元以上,形勢險峻的程度,大概僅有前述亞洲金融風暴可比,中國因此成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試圖力挽狂瀾。

不過,征諸實際,中國大陸為解決金融體系內嚴重的壞帳問題,以及使銀行業規範化,成立銀監會除可持續讓大陸金融體制進行市場化改革,使中國人民銀行專心獨立進行貨幣政策的制定外,另方面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中國人民銀行無法有效處理大陸國有銀行的壞帳問題。

中國大陸國有銀行的壞帳到底有多嚴重?雖然眾說紛紜,而且依慣例中國政府發表的數字照例是幾乎無人相信,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在過去的數年間,大陸國有銀行的壞帳問題不僅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而且還有繼續惡化的趨勢。

據美國信用評等公司標準普爾估計,解決中國大陸銀行呆賬問題約需耗費五千一百八十億美元,約為中國大陸國內生產總產值(GDP)的四成三。若這樣的數字屬實,大陸銀行業壞帳問題,已經足以使中國經濟滅頂,因為在目前中國大陸經濟以每年百分之七高速增長的時候,尚不能解決壞賬問題,如果經濟增長狀況惡化的話,後果根本難以想像,中國大陸銀行業的壞賬爛攤子,將會爛到何種程度。

按照中國大陸進入世貿組織的承諾,自二00四年起,外國金融機構便應被容許從事中國境內企業的人民幣交易;而從二00六年起,便應被容許從事中國境內居民個人的人民幣交易。屆時虎視眈眈的西方銀行業者,將在開放競爭的環境中,拉走目前中國大陸各銀行手中的信用優良客戶,使得中國金融體質更形惡化。

就在這樣「先天不良,後有追兵」的情況下,儘管中國人民銀行也下令中國大陸的國有銀行需在二00五年之前,將呆賬由目前約百分之三十的比例,削減到百分之十五。而中國大陸的銀行也將募集三百三十億美元的公共資金進行資產重整,另外四個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也從國有銀行接收了約一千六百億美元的呆賬,進行債務重組。

但事實上,這些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所解決的呆賬問題,根本不到所有國有銀行全部呆賬的一成五,而且大部分壞帳的打消方式疑點重重,通常是以債權與股份交換的方式來進行,這對國有企業管理方式是沒有任何改變與助益的,而且所謂「債轉股」的打壞帳方式,實際而言就是「虛晃一招」。

再舉例而言,一九九八年在亞洲金融危機的警示下,為了增強金融系統防範金融危機的能力,中國政府充實工商、中國、建設、農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自有資本準備金,使其自有資本準備金比率由不到百分之五,提高到百分之八以上,但短短的幾年內,這個比率又迅速地下降到百分之五左右。也就是說,這些年來防範金融風險的努力和數以千億元計的資金,統統變成壞帳,付諸東流。

所以,新組成的銀監會,專職負責對各商業銀行的監管,試圖力挽狂瀾,而讓中國人民銀行乾脆單純負責貨幣政策的制訂和執行,逐步發展成為類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機構。

 但新成立的銀監會真的可以有效管制大陸銀行壞帳成長的趨勢嗎?細數一下銀監會的工作,這個新部門將管理的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三家政策性銀行和十大股份制銀行,以及規模不一的大陸各地近百家地方金融機構,而這些金融機構有巨額的不良資產,所以新銀監會負責人的位子,其實並不好做。

因為,中國大陸金融壞帳最主要的原因,並不在沒有一個專責的機構管理,而是在中共現行政治體制之下,國有商業銀行受政府操控太深,他們的基本貸款對象在改革開放前與開放後,基本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他們還是要貸款給經濟效益極差的國有企業。

這使得大陸銀行壞帳的陰影,持續在中國揮之不去,但中國大陸連續多年的赤字財政政策,已使得它在面對大陸經濟社會轉變過程的巨大財政需求,財力捉襟見肘,而且,事實上大陸每年的經濟增長,又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繼續擴張財政來支撐,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不向國有銀行注資,的確是不大可能。

在這種困境下成立的「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不管是由大陸中國銀行行長劉明康擔任,或是其他的黑馬人選,恐怕都將有一段艱辛的路需要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