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對全球發射出巨大的幅射力,甚至影響到未來的世界格局。中國的崛起對美國、對亞洲乃至於對世界意味著什麼?「美國之音」今天訪問了譚若斯(Ross Terrill)及傅立民 (Chas Freeman)。
傅立民說,亞洲大陸面對太平洋的沿岸地區,從東北到南部,直到一八二○年,這個地區的經濟總量還佔全球經濟的將近六成(百分之五十八)。這裡曾經是世界經濟的重心所在。一直到一八五○年,中國的地位才由英國取代。世事滄桑,東亞地區陷入長期動盪、戰亂。到一九四○年,從日本到印度的這一弧形地區,在全球經濟中的比例只剩下不到二成(百分之十九)。
曾經擔任美國助理國防部長及駐外大使的傅立民引述經濟學家的預測說,到二○二○年或二○二五年,中國和東亞這塊弧形地區在世界經濟中所佔的比例,將回升到百分之五十七,東亞將在世界經濟上重新發揮主導作用。
傅立民指出,今日的中國大陸變化太大了。「我們就算是充分瞭解過去三十年中國變化的規模和深度,卻依然很難想像這種變化再持續三十年中國會是怎樣的情形」。他說,過去二十五年中,中國經濟的年平均成長幅度接近百分之十。儘管出現了世界經濟低迷和SARS疫情,中國大陸估計依然可以達到百分之七的長幅度;這種穩定成長的勢頭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譚若斯也驚嘆中國的變化。他回憶一九六四年初次踏上中國土地時候的情景說,那時在中國大陸幾乎看不到外國人;全國只有約五百個外國人,更沒有外國銀行,沒有外國學生,也沒有常駐中國的美國記者。全國只有一條外國航線,是通往蘇聯的。他正在中國訪問的時候,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中國沒有報導這個消息,在公共汽車站到處貼的是打倒甘迺迪的畫報,與外界非常隔絕。
不過譚若斯認為,雖然中國過去三十年的經濟改革成就耀眼,但他並不認為,這樣的發展速度能夠再持續三十年。他舉農業為例,頭十年到十二年是最容易的。只需要取消控制,解除集體生活,家庭農業就會發展起來,農民可以種自己想種的作物,市場也會自動形成。在某種程度上說,這是最容易的部分。八十年代是中國農業最好的年代。從九十年代到現在,發展重點轉移到城市,農業發展緩慢下來。
譚若斯強調,中國無法永遠保持那些最佳的發展階段,即使目前的城市發展,現在也已經進入了經濟開放和政治閉鎖難以相容的階段。譚若斯認為,如果政治制度不改革,中國的經濟成長就無法繼續下去。所以現在談論中國經濟再持續高速成長三十年情形會如何如何,還缺少一個很大的前提,就是中國的政治改革能夠順利完成。如果不成,經濟持續成長就成了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