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3-07-12 07:30:00作者:
曾在廣州某知名IT企業做過會計的曾麗對記者說:「我的年薪12萬元,最後我仍然選擇了離開,我只是希望晚上能夠睡個安穩覺。那些用數字和想像力創造出來的繁榮,不知哪一天會轟然倒塌。」談起那段經歷,曾麗依然心有餘悸。「剛進公司時,我就捲入天天加班的漩渦,幾乎沒有工作日與休息日之分,因為幾年前的會計賬經常需要拿出來返工、重新做--其實,這都是做假賬才會有的『首尾問題』。如果不能做出一個既可以避稅又能夠吸引投資者的『漂亮』賬,就等於在會計行業是個『門外漢』,這幾乎是這個行業的『行規』。」
該公司的財務總管N先生講述了自己的「騙貸」經歷。「現在的作案手法比傳統的更隱蔽、更高明。一般的公司都不願開增值稅發票,以逃避增值稅;而那些想從銀行取得貸款的公司,虛構交易事實,不惜開出增值稅發票,向稅務局無端繳稅,目的就是把人為做大的營業額弄得更可信。」
「1998年,我公司曾與廣X證券公司合作,在廣X證券公司虛擬出資1000萬元,然後由廣X證券公司提供出資證明書,向銀行騙取貸款1000萬元,又注入廣X證券公司,橫空出世成為廣X證券公司的股東之一。這樣的手法無異於為我公司錦上添花,從而有了更多騙貸的理由和資本。」
「審查有關報表、合同的銀行業務人員個個都是行家,有充分的專業經驗來發現貸款企業的財務陷阱,可是企業總有辦法讓他們『閉上眼睛說話』。」
銀行明知企業是滾動貸款,最終有形成壞賬的風險,但他們仍然會把款項貸出。「最重要的是,這裡有個人利益的驅動。」「對於這類『暗箱操作』所形成的壞賬,他們會在適當的時候通過資產重組等方式,將其包裝成國有資產,最終『爛』在國有資產裡面。」
《都市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