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民安置數量實行包干制,但包干指標不足以安置全部移民。1992年4月 所定的人口安置指標僅考慮7%o的人口自然增長,而開縣淹沒區在縣內經濟相對 發達,人口發展更多的為人口□械增長通過婚姻關係。如渠口鎮1992年規劃時 的實際雙淹移民為6000多人,按7%o的自然增長率計算,到2009年也僅 7000多人,而實際上到2001年需安置的雙淹人口已達9000多人。如坪 浪村原有移民外遷安置人口指標490多入,到2001年9月實際已外遷490 多人,今後再無人口安置指標,而餘下需安置的雙淹戶還有的600多人。這加大 了縣、鄉鎮兩級政府的移民安置的難度。
2.原有安置規劃分為雙淹戶(淹地淹房)和單淹戶(淹地不淹房)。現有安置政策基 本上考慮的是雙淹戶,對單淹戶還未加以考慮。而單淹戶儘管未淹房,但賴以生存 的良田沃土基本上喪失殆盡。如渠口鎮開雲村的顏從明,2000年調查時,全家 實有稻田1.8畝,旱地3.6畝,共6人,到蓄水後,田全部淹沒,2畝優質旱 地全為果園和藥園將被淹沒,所餘1.6畝旱地全為陡坡耕地,剩下的多為需退耕 的大於25度的陡坡地。鑒於這□狀況,建議在政策上將單淹戶與雙淹戶納入相同 的安置標準,妥善安置才能保護庫區生態環境,同時為單淹戶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 發展空間。
3.部分外遷移民的生產、生活出現暫時性的困難。由於移民在遷入地需建新居, 而遷出地的房屋屬補償性質,標準偏低,到遷入地後只能將房屋補償費、其他人頭 費、生產性發展補償資金等全部用於新居建設,以致於以後幾年的生產生活出現一 定的困難。據渠口鎮遷入四川青神縣的移民調查,約50%的人到遷入地後不發生 欠賬現象,30%的人將各□移民補償資金和原有存款用上後基本持平,20%的 人欠賬在數千元以上。遷往四川綿竹市板橋鎮的張廣兵?原住渠口鎮鋪溪5組,移民 前,在浙江做磚工,每年收入7000─8000元,因原住地房屋屬1992年 4月4日後修建,未獲補償,到綿竹市後,將以前的存款和各□移民補償費全部用 於房建後仍欠賬8000元。移民到遷入地後,人生地不熟,又無親朋好友,當地 政府和信貸□□又不瞭解其信用狀況,以致於部分移民生產、生活資金缺乏。更有 部分移民想到沿海打工又缺乏路費。建議對這部分因移民搬遷出現返貧的移民,予 以特殊的扶持政策,以使其盡快渡過困難,以利於移民在遷入地的穩定。
4.就近後靠安置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移民的土地難以保證。從長嶺鎮移民安置 點的情況來看,移民人均土地面積0.5畝?含田、土坎,並且每家強制性地有一個 人口為第三產業安置,家庭內實際人口的平均土地面積低於0.5畝?當然,這已比 當地原住居民人均土地面積多,當地原住居民人均耕地僅0.3畝。正是由於人均 土地面積比移民前大幅度減少,加上在原住地林果業收入大,而移民後林果生產正 在發展中,使2000年比1999年的人均總收入減少28.59%。移民現在 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勞動就業不充分,移民前,平均每個勞動力的年工作日數為22 7.4天,移民後減少到165.7天;特別是在農業產業,移民前每個農業勞動 力的年工作日數為209.5天,移民後僅99.4天;女性勞動力受影響相對更 大,移民前年平均工作日數為240.8天,移民後僅157天。勞動就業不充分, 直接影響移民的經濟收入,也將會對當地社會的穩定形成一定的影響。
基於我們多年來對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移民和庫區發展戰略的研究,我們認為應該 正視移民問題的艱鉅性、複雜性、敏感性;承認目前移民過程中存在的隱患,不能 只報喜不報憂;不能將移民的合理要求視為移民的「破壞行為」;更不能靠壓服代替 說服;要保證移民的心聲、意願和申訴能暢通地為中央、國務院所瞭解。移民過程 要接受全國人民的監督,不能封閉、封鎖、封嘴。我們認為,移民(包括就地後靠和 遠遷到外省)安置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能否保障移民實現全面小康和可持續發展的 條件和權利,而不只是幾分地。
(2003年5月6日 《科學新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