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平頭百姓不是以消費者而是以弱勢群體甚至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現的,所以他們從來沒有享受"微笑服務"的奢望。他們只是在呼籲在乞求,得到的卻常常是失望。
我只舉兩個例子。如果仿樂壇十大歌曲排行榜或年度十大新聞評選的做法,給2003年的官員做一個冷漠指數排行榜,孫志剛被虐致死案和黃勇殺人案背後透出的官場冷漠絕對可以入選。孫志剛案發生後,其家屬趕至廣州後,他們"整天到處跑",先後到了黃村派出所、收容站、醫院、天河分局、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法院、市民政局、市人大信訪部門、市衛生局、市醫學會……想弄清楚孫志剛是怎麼死的?但得到的答覆是:管不了、不屬於他們管或根本就沒人理……他們到市公安局信訪辦,竟被工作人員用"站好"、"你還呆著幹嘛"一類侮辱性詞句進行呵斥。
河南平輿農民黃勇,先後殺死17名青少年,如此曠日持久的殺戮,並不足以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幾個受害學生的家長告訴記者:"儘管一知道孩子失蹤的消息就立即去刑警隊報了案,但是報案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得到警方立案的消息;去問,對方承認一直沒有立案,說孩子們可能是跟家裡慪氣,或者出去打工了,沒有立案價值"。而當丟失孩子的家長到縣委縣政府門口攔車告狀時,他們好不容易看到縣委書記的車出來了,可惜車上上來的不是書記,是秘書,秘書接了材料看了看,只說了句:"噢,丟了這麼多孩子?"小車就一溜煙似的開走了。這麼大的人命案,最後是靠唯一一個逃出魔窟的機靈少年報案才得以偵破的。
這兩個案子中所透出的官場冷漠,可以說已到了深入骨髓的程度!
不過,這也只是群眾的一面之辭。另一種真實是,官員們從來就不缺乏熱情,只是這種熱情表現在接待上級領導、與同僚吃吃喝喝、與小蜜卿卿我我上。有位朋友給我講了這樣一件小事:說有位高級官員去某地視察,原定去某縣吃午飯,就提前給縣領導打電話說吃膩了大魚大肉就想吃一種山野菜。那個季節山野菜已經很少見了,縣領導放下電話,立刻發動全體機關工作人員到野外挖菜。費了好大勁終於把菜準備好了,高級領導的秘書來電話說,日程安排有變,沒有時間到縣裡吃野菜了。縣委書記覺得無比可惜,頗有未能盡孝之慨。
"群眾利益無小事",在這裡換了一個個兒--"領導利益無小事"。本事嘛,烏紗帽的決定權在上而不在下,誰的利益大誰的利益小是明擺著的事情。
有個縣委書記,在任期間,結黨營私,大開受賄之門,口碑很差。他調走的那天,一大群老百姓打著"送瘟神"的條幅,放著鞭炮,到縣委門口"歡送 "他盡快離開縣境。這種景象,和我們從影視中看到的老百姓與海瑞、與焦裕祿、與孔繁森等依依惜別的情景,相差何止千里!
為什麼現在官員的冷漠指數居高不下,官員冷漠與冷漠的民間基礎(如醫生不拿紅包不救人等)有沒有必然的聯繫,如何根治官員冷漠症……這都是值得研究的題目,但不是本文所能窮盡的。最後,請有關官員重溫一下老詩人臧克家《有的人》中的詩句吧:"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場可以看到;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活的人,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雜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