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家裡若有十三四歲的少男、少女,父母便開始擔心異性交友問題;打開電視,兩性話題節目開放而熱辣;翻開報紙,時不時可以看到向異性表意示愛的個人廣告……在這樣一個兩性之間似乎藩籬盡撤,有更大的空間與更長的時間去開拓「婚姻大事」的社會,擇偶反成難事,實在令人費解。在社會學領域裡,「扼殺」 婚姻機會的第一大「凶嫌」是人口結構。但數據證實,臺灣適婚男女比例已基本拉平,兩性比例絕不是未婚率上升的原因。「大多數單身人士並非自願不結婚。」島內知名的姻緣專家詹媽媽認為,現代社會是否真的有利兩性交往,頗值得商榷。她說:「雖然男女交往越來越開放,但人和人的距離卻彷彿更遠。加之工商社會的發展,在競爭壓力下,人們投注在工作上的時間與精力更多,更無力經營感情生活。」
而職業分工也引起性別分配不均。例如,都市中多服務業,人口女多於男;反之工業區則男多於女,尤其是重工業或高科技人員,更是「萬綠叢中幾點紅」。
臺灣知名社會學者趙寧說,在兩性受教育機會均等、女性也在就業市場掙得一片天的現代社會,使得猶豫尋覓的隊伍愈排愈長。「因為女人已越來越傑出,再一定要找比自己強的老公,真是難。」
此外,臺灣近些年離婚率一再升高。去年全年共有6.4萬對怨偶離婚,平均每日離婚對數為178對。趙寧說:「現代婚姻複雜程度遠超從前,這令許多害怕婚姻的人寧願選擇放棄。」
人民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