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中國深圳廉政文化論壇期間,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程文浩在談到腐敗人群的低齡化,以致於幼兒園都能出現賄選一事時,就大膽提出「廉政教育應從娃娃抓起」的解決方案,讓孩子們在剛懂事時就明白該如何去做。(見10月21日《南方都市報》)
這種「反腐敗從娃娃抓起」的論調並非起因於近日,其淵源可謂久矣。廣東某區曾經就有提出讓「小眼睛盯大眼睛」來促進反腐的規定。其實,無論是反腐還是其他,從娃娃抓起的言論應該是表明瞭人們對美好事物的一種嚮往,可能也是因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事物要看本質,抓根源的理論。但是,好的動機並不能代表其結果的合理與適當性,這種「從娃娃抓起」是否就是抓住瞭解決事物的根子呢?筆者以為值得探討、推敲和質疑。
就拿反腐敗一事來說,雖然在少年兒童中可能出現了一些以小見大的所謂「腐敗」現象。然而,在看到這些問題時,作為成年人,我們首先要反思:誰傳染了孩子們這樣的行為習慣,誰是他們的「惡師」。這正好似「冤有頭,債有主」一樣,如果不揪出這背後的傳染源和催化劑,從表面上來解決問題只能是事倍功半,成效不大。孩子們出生時是一張「白紙」,潔白無瑕。其未來怎樣主要靠家長、學校和社會環境去如何「塗畫」教導他們,如果周圍的環境和人們行為本來就存在瑕疵,那麼生活於其間,純真懵懂的孩子們就難免會受到影響。不改造腐敗存在的大環境,不對成年人之間的腐敗現象進行有效的整治,不讓他們為孩子們做好人生的榜樣,反倒只將注意力集中到孩子們身上,來談如何去教育、改造他們,那簡直無異於舍本逐末、緣木求魚了。
現如今關於孩子們「成人化」的問題已經浮出水面,七八歲的孩子卻打著「官腔」的事也時有報導。對此,當今的教育宣傳和社會環境在此其中是難逃其咎的。諸如這種將成人化的、複雜化的教育問題引入孩子們中間的事還是少些為好。其實,我們當前要做的是在如何做好引導之餘,更嚴格地加強對成人存在問題的整頓,讓他們以自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少年兒童。
不停地將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拋到從孩子們身上來解決的角度,反映的是一些人對解決現實狀態的無力和軟弱,並且會消磨孩子們的純真。真想奉勸人們不要凡事都從「從娃娃抓起」,娃娃們會承受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