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字的改變:簡體字代替繁體字,拔起中華文化的根
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基石和體現。從「倉頡造字」開始,中華民族經歷了不同的歷史時期的文化提煉,文字由簡到繁,形成現在還在大陸以外使用的繁體字。秦統一之前使用大篆(如甲骨文、金文如鐘鼎文、石鼓文、六國故文等),秦滅六國後採用的統一文字小篆(又稱秦篆、玉筋篆),小篆是秦始皇滅六國後令李斯以秦國的篆書為基礎整理出統一的文字。秦末,盛行於西漢的文字叫隸書,隸書由篆書的圓轉變為方折,到了東漢出現了波磔,隸書的出現在漢字演化和書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東漢末年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章草,後發展為今草。到了唐代出現了大草(也叫狂草)。(草書是一種渲泄個人情感的書體,非理智清醒時所能寫好。) 同時漢末也出現了行書。到魏晉時期,在隸書的基礎上出現了如今廣泛使用的楷書。
中國每個文字的背後都有其獨特的內涵和生命,記載傳承著中國五千年的文化,記載著如道德經、黃帝內經、周易、史記等等無數中華文化的精華瑰寶。但在中共執政之後,在大陸系統的以簡體字代替繁體字,以很多簡筆、錯字、別字取代了走過幾千年歲月的真正漢字,是文字發展的大倒退,把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連根拔起。不說此舉使漢字失去了許多以形道意的內涵,單說此舉在文以載道上的破壞。
古人云:「以史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在中共的簡體文化下,大陸國人不再認識真正的古文古書,只能籍著由中共當局註釋改編的白話文去瞭解過去,但以無神論、人定勝天、推崇革命暴力著稱的中共,又如何會讓民眾認識真正的中華文化精萃,認識什麼是「敬天知命」、「天人合一」、「常居道中」、「上善若水」、「善惡有報」、「人各有命」、「忠孝仁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等等的真正內涵?
在大陸學生的課本裡,許多古文、古書甚至小說詩詞,全部被中共以共產文化代替了作者的原意和文字背後的內涵。如,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課本裡解釋為表現寶玉、黛玉在封建大家庭的殘酷壓迫下奮力抗爭、爭取愛情的自由,最後黛玉以死明志、寶玉以出家做無言的反抗。但「紅樓夢」真正講的是寶黛等下凡歷煉及償還前生的風月債,最後黛玉以一生眼淚還盡寶玉前世灌溉之恩、寶玉歷經磨煉悟道出家求正果的事,正如書興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