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5-04-08 02:37:00作者:
據東方日報四月八日報導,中國民眾的收入遠遠追不上樓價的上漲幅度。許多買不起樓的普羅大眾只能望樓興嘆。政府本應通過各種政策措施調控樓價升幅,但不少地方政府竟然勾結地產商營造市場供求假象,以哄抬地價、炒高樓價,導致因征地引發的官民衝突持續不斷。
中國一些大中城市樓價的增長過快,早已超出大多數市民的承受能力,也成為社會反應最為強烈的問題之一。江蘇一家全國知名的房地產公司老闆最近爆出「猛料」,聲稱某些城市的樓價大幅增長並非市場因素使然,而是政府「操盤」的結果。現在不少地方出讓土地的收益成為當地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賣地愈多、價格愈高,政府收益愈多。
該地產商透露,長三角的一個市政府為了抬高出讓土地的價格,特意要求該公司托市與外地地產商競價。當時他十分擔心價格抬得太高無人承接,但該市政府一位官員「開導」他說:「你只管將價格抬高,如果無人承接由政府包底,大不了將土地再還給政府。」於是,他吃了「定心丸」後該地果然創下該市土地出讓價的新高。
該宗驚人內幕迅速引起全國關注,並引起各大媒體猛烈炮轟。有關專家指,內地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的「非理性繁榮」,與地方政府的政策取向密切相關。批租土地的收入,已成為當地各級政府的一大預算外財源。而房地產開發已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官員出政績的不二法門。正是基於這些利益關係,儘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抑制房地產投資、控制房地產價格,但一些地方政府卻想盡一切辦法繼續營造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景象,以不斷推高樓價。比如,借宏觀調控之名收縮土地供應,人為地抬高地價;對於房地產商囤積土地的做法,隻眼開隻眼閉,以抬高新地批租價格。
各地因徵用土地而引發的官民衝突,已成為內地主要社會矛盾之一,地方政府炒賣土地是問題根源。而地方政府在土地拍賣中直接操盤、人為抬價,不僅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也是對國家法律的肆意踐踏。根據有關拍賣的法律法規,私下串通的競買競賣行為不但無效,而且要追究串謀者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