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晨報報導, 雖然歷史文獻對這個國家和國王的記載只有幾句話,但是兩個挖樹坑的農民發現了它們……一排相貌逼真的小陶俑,2002年11月25日,兵馬俑被發現的兩天後,第一批考古隊員在嚴密的防護之下,正式進駐危山。
考古隊將當地農民發現的車馬俑坑編號為一號陪葬坑。一號坑內擺放的車馬兵俑自南向北排列。在陪葬坑的南側,有四個站立俑,東西兩側,各有十個站立的陶俑。這24個立俑均面向騎兵隊列。
緊挨南側立俑的是五個騎俑,各騎一匹帶紅色彩繪的馬。第一排騎兵的後面是第一輛陶車,陶車前有四匹拉車的馬,上施白色的彩繪。陶車有陶質車蓋,車蓋背面有紅色的彩繪。在車廂內,有一陶立俑,當是乘車者或御者(趕馬車的人)。
在第一輛車的後面,是兩排騎兵。前一排騎俑的身體較大,後一排騎俑形體相對較小。兩排騎兵後是第二輛車,車前有四匹彩繪成紅色的馬。車有車橫、車厄、車轅、車廂、車輪等部分組成。車廂上有紅色的彩繪,前側有扶欄,從車廂內構件看,應有其它質料的車棚。第二輛車的後側是一排騎兵。騎俑的形體相對較小。
騎兵隊列後是第三輛車。第三輛車由四匹黑色的馬拉車,馬身上有紅色彩繪線條。車的形制與第二輛車大致相同。第四輛車緊隨其後,車廂上有紅色的彩繪,用細刻畫雙線在車廂畫出方格網以表示車廂的結構。在第四輛車的後側是鼓樂隊伍。鼓樂隊伍的後面是一個由100個陶俑組成的步兵方陣。這些步兵俑在陶俑中形體最小,高度大致在40厘米以上。步兵俑的身前多擺放著盾牌。
除此之外,很快的發現了二號坑和一座墓葬(編號2號墓葬),坑內的保護情況好於一號坑。果然一輛車和五個女俑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女俑們婀娜多姿,彩繪艷麗,故戲稱為「危山一號美女」。還有一些大小不一的木質盒子,盒子裡到底放著什麼東西呢?是美女們的化妝品嗎?可惜盒子裡的東西大部分已經腐朽了,至今仍是不解之謎。不過,從坑內陪葬大量女俑及盒子情況分析,陪葬內容應與墓主人日常起居或飲食生活有關。
次年,在危山北坡進行的大規模的考古勘探中,又發現燒制陶俑的陶窯3座,中小型墓葬20餘座,危山頂部發現了大型墓葬,據分析危山應該是西漢早期的一個王陵。危山王陵整個陵園內可分為四個區。其中主墓室位於危山頂部,墓室呈甲字形豎穴岩坑墓,墓道向北。整個陵地氣勢宏大,應為漢代規格很高的墓地。
儘管危山王陵規模較大,但陪葬坑數量少,種類單調,不符合一般王陵的特點。特別是其中有大量完整或殘破的陶俑,窯中未完工的陶俑被草草掩埋,顯示危山王陵整體布局還有許多殘缺。從勘探結果看,陵墓的整體布局應該是不完整的。而兵敗自殺的劉辟光,其陵墓建設沒有完工當在情理之中,因此,從陵墓的時代和規模看,基本可定為西漢濟南國王劉辟光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