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不成遭威脅
1979年,大批知青返城,淮海農場教師短缺。時年36歲的顧汝漢被引進到淮海農場六分場小學任教。1993年9月,顧汝漢從六分場小學調到二分場小學,因工作出色,不久被提為該校副校長。任職期間,他經常聽到群眾私下談論淮海農場場長葉秀河的劣跡。
1995年3月,江蘇農墾總公司派人到淮海農場,對葉秀河等一些場級幹部進行考核。得此消息,顧汝漢連夜趕寫了一份反映葉秀河問題的材料,指出他在工作上,頤指氣使,玩弄權術,拉幫結派;作風隨便,與一些有夫之婦勾搭成姦;經濟上,利用職務便利花公款將自己的小孩送到外地上學等。
第二天中午,顧汝漢上交了這份署名舉報材料。農墾總公司領導對顧汝漢反映的問題非常重視,責令專人對葉秀河的問題進行核實。但由於核查期間,葉秀河做好了防範準備,好多證人敢怒不敢言,導致核查結果不理想。
葉秀河繼續留任。一次職工大會上,他指桑罵槐:「走著瞧,想扳倒我,你還嫩了點……」
--舉報路上常露宿街頭
事後不久,葉秀河果然開始對顧汝漢實施打擊報復。第一個向顧汝漢發難的是葉秀河的堂舅、時任淮海農場教育科科長的王某。他經常假借工作,製造摩擦,讓顧汝漢不知所措。同時,葉秀河也多次在公開場合叫囂:「顧汝漢將我往牢裡告,我就把他往死裡整。」
面對刁難和威脅,顧汝漢作了相應的準備。他一方面避開鋒芒,能忍則忍,能讓則讓;另一方面積極收集更多、更詳實的資料,著手進一步舉報。
得知顧汝漢沒被嚇倒,反而進一步舉報後,葉秀河的報復升級了。
1995年12月,葉秀河利用職權,免去了顧汝漢二分場小學副校長職務。不久,仍不解恨的他又將顧汝漢從教師崗位上撤換下來,停發了他的工資,強行安排了3畝地要其自種自收。接著,他又指使堂舅王某,停止顧汝漢的妻子丁桂林在淮海農場幼兒園老師的工作,讓丁桂林到一所學校打掃衛生,每個月只發120元生活費。第二年10月,葉秀河再找藉口,將顧汝漢開除出淮海農場。
1998年4月,丁桂林正式退休。按照規定,從那個月開始,她應拿事業單位退休工資了。可11月初,葉秀河擅自發文,將已退休7個月的丁桂林拿的事業工資變為企業工資,並指使人將丁已拿的事業工資扣回。不僅如此,還將丁桂林1997年增加的工資部分全部扣發。因此,丁桂林不得不遠離家鄉,靠給人做保姆餬口度日。此後,三兒媳因忍受不了家中一貧如洗,撇下年幼的女兒獨自離開了這個家。
但打擊沒有摧垮顧汝漢。多次舉債後,身無分文的他用兒子打工掙來的錢當舉報路費,走上了漫長的舉報之路。為省下一點錢,顧汝漢經常露宿街頭,渴了,喝點自來水,餓了,就沿街乞討……
--舉報的日子裡並不感到孤獨
雖然一次次舉報毫無結果,但舉報路上的顧汝漢並不感到孤獨。除了妻兒的理解外,還有更多的人在背後默默地支持他。
一次,顧汝漢下車後發現,自己將隨身攜帶的舉報材料遺忘在了已開走的客車上。一位素不相識的男子得知後,自告奮勇地用摩托車載著他,從高郵一直追到射陽車站,花了幾個小時終於追上了那輛客車。抱著失而復得的舉報材料,顧汝漢失聲痛哭。
為支持顧汝漢舉報,一位農場的同事,暗地裡送給顧1500元錢和50公斤大米。倔強的顧汝漢禁不住老淚縱橫。他不願意接受這些好意,因為大家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可那位同事卻說:「等告倒了葉秀河,再還我不遲。」還有不少顧汝漢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得知顧汝漢家中的困難後,經常晚上悄悄地從他家窗口塞進魚、肉和大米……
這麼多人支持他,顧汝漢倍感欣慰。他堅信:「一定能告倒葉秀河,正義一定會壓倒邪惡!」
--得知貪官被判刑淚如雨下
2001年,被葉秀河稱為老鄉或同學的幾個大腕級人物,因經濟犯罪先後落馬。隨後,葉秀河被調離淮海農場,改任江蘇省農墾集團下屬大華種子公司黨委書記。
第二年10月8日下午,顧汝漢帶著材料,走進了大華種子公司所在地的玄武區檢察院。
顧汝漢說,熱情接待他的吳為民檢察長仔細閱讀舉報材料後,當即拍板:「我們先初查,如果有成案可能,立即與你聯繫。」顧汝漢感動得流淚了。因為他為了這個明確的答覆,已等了整整8年。
當年12月10日上午,顧汝漢接到玄武區檢察院舉報中心的電話,要他來南京一趟,對一些舉報內容進行核實。趕到檢察院後,該院副檢察長周曉波和反貪局副局長郭鐮明確表示,他們要將葉秀河的案子「拿下」。
在顧汝漢的幫助下,葉秀河案件很快有了突破口。不久,葉秀河被玄武區檢察院立案偵查,並很快查明葉秀河受賄人民幣11.1萬元的事實。今年2月5日,南京市中級法院做出終審判決,以受賄罪判處葉秀河有期徒刑10年。
聽到這個消息後,顧汝漢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如雨下……
(南京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