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5-10-04 16:20:00作者:柳孚三(香港)
為了保衛滇緬公路的暢通,一九四二年三月,杜聿明率領由第五、第六、第六十六軍等十萬精銳組成的「中國遠征軍」赴緬和英美攜手抗日。由於盟軍配合不力,遠征軍全線大潰敗。在歸國通道被日軍切斷後,中國遠征軍除了三十八師跟從史迪威將軍向印度退卻外,更多官兵則由杜聿明帶領,穿越數百裡無人煙的、凶險無比的原始森林返回祖國。由於叢林中瘴氣瀰漫,疾病流行,缺醫少食,這數百裡的無人區竟變成了吞噬至少三萬名遠征軍將士的死亡之路。其悲壯、淒慘、殘酷,是世界軍事史中所罕有。
如今已經八十七歲的劉桂英老人就是當年走出原始森林「野人山」而倖存的中國遠征軍唯一女兵。這個身材矮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太太一九一九年出生於湖南長沙,是在貧女院長大的無父無母的「孤女」。一九三七年,僅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劉桂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長沙湘雅醫院護士助理班。一九三八年抗戰爆發,十八歲的劉桂英和幾個有志青年報名參加了國民革命軍新二十二師,成了野戰醫院的護士兵。一九四二年三月隨中國遠征軍沿滇緬公路進入緬甸。
「野人山」位於中印緬交界處,綿延千里,縱深二百餘公里,山上喬木遮天,籐草迷漫,終年不見天日,猛獸成群,毒蛇、瘧蚊、螞蝗遍地,傳說有野人出沒。當地人將這片方圓數百裡的無人區統稱為「野人山」。一九四二年六月,數萬名疲憊不堪的中國遠征軍將士走進了「野人山」,開始了他們的「死亡之旅」。
遠征軍進入「野人山」不久,即迎來了熱帶原始叢林肆虐無常、危機四伏的雨季,山洪會忽然轟隆隆地下來,就沖走不少人,有時候整個班都沖走了。一個月後,部隊斷糧,從司令到士兵都只能靠樹皮、草根維繫生命,越來越多的將士掉隊。
在這條死亡之路上,死神緊緊地尾隨著這支疲憊、飢餓的軍隊,隨時都在伺機吞噬弱小的生命,劉桂英眼看著姐妹們一個個地離她而去。除疾病、飢餓、洪水之外,毒蛇、狼都是他們的天敵。一千多傷兵把汽油點了,集體自焚。
劉桂英的護士長何姍又因吃了有毒的不明植物,腹部不斷絞痛。她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對劉桂英說:「你們回國去,把這個事情向國人說說,我們是為國捐軀,我們是愛國的青年」。
劉桂英和她的男友緊緊地相互依靠,累了休息,餓了吃野果、野菜,在昏暗的山林中,沿著白骨指示的方向,停停走走,本能地走向生的希望。走了數月,從夏天走到了秋天。一天,劉桂英和男友相互攙扶著和零星掉隊的幾個遠征軍士兵艱難地爬上了一座陡峭的山峰,終於爬出了近乎絕望的 「野人山」。
幾天後,劉桂英和最後走出野人山的一批戰友被送抵中國遠征軍位於印度朗姆茄的基地。有一個女兵活著走出了野人山的消息不脛而走,轟動了整個基地。
不但中國人,連印度人、英國人、美國人都把劉桂英看成了女英雄。劉桂英和男友在印度朗姆茄舉行了婚禮。抗日戰爭勝利後,劉桂英和丈夫隨部開赴內地前線,後因戰事吃緊劉桂英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回到了丈夫的家鄉安徽懷寧。劉桂英沒有想到回到懷寧後不久,就被和自己同生死共患難、一起走出野人山的丈夫拋棄了,劉桂英只好帶著孩子回湖南老家。後來在鄉親幫助下,謀得小學教職艱難地生存著。
一九五八年,「反右」運動中,因為有隨遠征軍出國打仗的「歷史問題」,劉桂英被當作「黑五類」、「國民黨女特務」揪了出來。一個接一個的磨難,再一次把劉桂英推向了絕境。
劉桂英說:我想我那個時候不如一隻狗,狗主人打了它,還「汪汪」地叫兩聲。你不能作聲,低著頭,批鬥得最厲害的時候就想到 「野人山」,他們死了,死得好,不然他們也要受這個苦。我現在生不如死,在 「野人山」的時候你都沒有想到過要死,但是在批鬥的時候想到過。
「苛政猛於虎」,這個古老的命題在中共的新社會又被證實了一次。專制獨裁暴政竟比 「野人山」更兇惡、更陰險、更無邊無際,真正的野人山還終於有走出去的一天;可是中國人民至今還絕望地深陷在 「一黨專政、領袖獨裁」的泥沼之中,享受著水深火熱、生不如死的幸福。
在經歷無數次的批鬥、遊行、抄家之後,一九六二年,劉桂英在沒有任何結論下就被清理出教師隊伍,遣送到農村勞動改造,這一改造就是三十年。八年抗戰、七年教書、三十年當農奴,劉桂英一生都在野人山和比野人山更黑暗的地獄中吃苦。這就是我們這個民族對待自己民族英雄的卑劣行徑!女英雄走出了野人山,卻走不出專制獨裁的黑暗、血腥的羅網。
一九九零年,劉桂英經長久多方的申訴才終於獲得了 「平反」。但劉桂英已經七十歲了。 「平反」後,劉桂英沒有得到任何補償,連一套住房都沒有分到,老人至今仍然一個人住在女兒在合肥的一套老式的房屋裡。中國共產黨一錢不值的「平反」,能洗刷他們滔天罪行於萬一嗎?
劉桂英說:我的命運是個苦命運,幸好就是閻王老爺還公正,還沒有把我的命收去,讓我長壽一點。把這些苦向你們訴了,也向全世界人們說了,我沒有什麼遺憾了。這也是我對戰友回報的一點心意,幫他們公之於眾,讓他們的祖宗、父母都感到一點安慰,也了卻對死亡姊妹的一點心願。我也活了這麼大年紀,也盡了一點責任。我們為國犧牲,不埋怨,無怨無悔。
「為國犧牲,不埋怨,無怨無悔」,每一個良知未泯的中國人,每一個參與過迫害劉桂英老人的惡棍、無賴們,以及認賊作父、感謝皇軍的賣國賊們,至少仍在篡改抗戰歷史的既得利益者和他們的吹鼓手們,你們在面對老英雄的廣闊胸懷的時候,能毫無愧色嗎?
如今已經八十七歲的劉桂英老人就是當年走出原始森林「野人山」而倖存的中國遠征軍唯一女兵。這個身材矮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太太一九一九年出生於湖南長沙,是在貧女院長大的無父無母的「孤女」。一九三七年,僅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劉桂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長沙湘雅醫院護士助理班。一九三八年抗戰爆發,十八歲的劉桂英和幾個有志青年報名參加了國民革命軍新二十二師,成了野戰醫院的護士兵。一九四二年三月隨中國遠征軍沿滇緬公路進入緬甸。
「野人山」位於中印緬交界處,綿延千里,縱深二百餘公里,山上喬木遮天,籐草迷漫,終年不見天日,猛獸成群,毒蛇、瘧蚊、螞蝗遍地,傳說有野人出沒。當地人將這片方圓數百裡的無人區統稱為「野人山」。一九四二年六月,數萬名疲憊不堪的中國遠征軍將士走進了「野人山」,開始了他們的「死亡之旅」。
遠征軍進入「野人山」不久,即迎來了熱帶原始叢林肆虐無常、危機四伏的雨季,山洪會忽然轟隆隆地下來,就沖走不少人,有時候整個班都沖走了。一個月後,部隊斷糧,從司令到士兵都只能靠樹皮、草根維繫生命,越來越多的將士掉隊。
在這條死亡之路上,死神緊緊地尾隨著這支疲憊、飢餓的軍隊,隨時都在伺機吞噬弱小的生命,劉桂英眼看著姐妹們一個個地離她而去。除疾病、飢餓、洪水之外,毒蛇、狼都是他們的天敵。一千多傷兵把汽油點了,集體自焚。
劉桂英的護士長何姍又因吃了有毒的不明植物,腹部不斷絞痛。她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對劉桂英說:「你們回國去,把這個事情向國人說說,我們是為國捐軀,我們是愛國的青年」。
劉桂英和她的男友緊緊地相互依靠,累了休息,餓了吃野果、野菜,在昏暗的山林中,沿著白骨指示的方向,停停走走,本能地走向生的希望。走了數月,從夏天走到了秋天。一天,劉桂英和男友相互攙扶著和零星掉隊的幾個遠征軍士兵艱難地爬上了一座陡峭的山峰,終於爬出了近乎絕望的 「野人山」。
幾天後,劉桂英和最後走出野人山的一批戰友被送抵中國遠征軍位於印度朗姆茄的基地。有一個女兵活著走出了野人山的消息不脛而走,轟動了整個基地。
不但中國人,連印度人、英國人、美國人都把劉桂英看成了女英雄。劉桂英和男友在印度朗姆茄舉行了婚禮。抗日戰爭勝利後,劉桂英和丈夫隨部開赴內地前線,後因戰事吃緊劉桂英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回到了丈夫的家鄉安徽懷寧。劉桂英沒有想到回到懷寧後不久,就被和自己同生死共患難、一起走出野人山的丈夫拋棄了,劉桂英只好帶著孩子回湖南老家。後來在鄉親幫助下,謀得小學教職艱難地生存著。
一九五八年,「反右」運動中,因為有隨遠征軍出國打仗的「歷史問題」,劉桂英被當作「黑五類」、「國民黨女特務」揪了出來。一個接一個的磨難,再一次把劉桂英推向了絕境。
劉桂英說:我想我那個時候不如一隻狗,狗主人打了它,還「汪汪」地叫兩聲。你不能作聲,低著頭,批鬥得最厲害的時候就想到 「野人山」,他們死了,死得好,不然他們也要受這個苦。我現在生不如死,在 「野人山」的時候你都沒有想到過要死,但是在批鬥的時候想到過。
「苛政猛於虎」,這個古老的命題在中共的新社會又被證實了一次。專制獨裁暴政竟比 「野人山」更兇惡、更陰險、更無邊無際,真正的野人山還終於有走出去的一天;可是中國人民至今還絕望地深陷在 「一黨專政、領袖獨裁」的泥沼之中,享受著水深火熱、生不如死的幸福。
在經歷無數次的批鬥、遊行、抄家之後,一九六二年,劉桂英在沒有任何結論下就被清理出教師隊伍,遣送到農村勞動改造,這一改造就是三十年。八年抗戰、七年教書、三十年當農奴,劉桂英一生都在野人山和比野人山更黑暗的地獄中吃苦。這就是我們這個民族對待自己民族英雄的卑劣行徑!女英雄走出了野人山,卻走不出專制獨裁的黑暗、血腥的羅網。
一九九零年,劉桂英經長久多方的申訴才終於獲得了 「平反」。但劉桂英已經七十歲了。 「平反」後,劉桂英沒有得到任何補償,連一套住房都沒有分到,老人至今仍然一個人住在女兒在合肥的一套老式的房屋裡。中國共產黨一錢不值的「平反」,能洗刷他們滔天罪行於萬一嗎?
劉桂英說:我的命運是個苦命運,幸好就是閻王老爺還公正,還沒有把我的命收去,讓我長壽一點。把這些苦向你們訴了,也向全世界人們說了,我沒有什麼遺憾了。這也是我對戰友回報的一點心意,幫他們公之於眾,讓他們的祖宗、父母都感到一點安慰,也了卻對死亡姊妹的一點心願。我也活了這麼大年紀,也盡了一點責任。我們為國犧牲,不埋怨,無怨無悔。
「為國犧牲,不埋怨,無怨無悔」,每一個良知未泯的中國人,每一個參與過迫害劉桂英老人的惡棍、無賴們,以及認賊作父、感謝皇軍的賣國賊們,至少仍在篡改抗戰歷史的既得利益者和他們的吹鼓手們,你們在面對老英雄的廣闊胸懷的時候,能毫無愧色嗎?
(劉桂英事跡引自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