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於考上所謂哈佛、耶魯大學的學生家長,儘管大談特談自己養育兒女的秘訣, 成千上萬的中國父母,更是群起跟之,因為別人的成材之路,就是自己孩子未來的夢, 我覺得做華裔的後代真的很累,甚至不公平,如果一年全美國能上哈佛的只有幾千人,那麼一輩子都在準備上哈佛的孩子們, 一旦被哈佛拒絕,怎麼承受得了?即使上了哈佛、耶魯, 孩子畢業後又能怎樣? 難道美國只有一個哈佛、耶魯嗎?
在美國,上哈佛,上耶魯,固然好,但是從美國圖書市場的內容去看,你真的找不到任何一位父母介紹自己如何培養自己孩子上哈佛、耶魯的書,沒有一位美國學生要來花心血描繪自己如何考上哈佛、耶魯的書,沒有一位老師來講評自己的學生是如何考上哈佛、耶魯的書。因為大學只是人生最初級的一段路,只有在後來有所成就以後,人們方會提起自己曾經在哈佛、耶魯畢業,而絕不是因為上了哈佛、耶魯,就會如何?如何?市場決定作品的存在,談自己如何考名牌、上名牌的書在美國,不僅難寫,而且,寫不好,還可能被別人訴訟,道理很簡單,真假當事人一看就清。人生的路有千萬條,孩子的背景,特性各不一樣,在一個多元文化, 強調個性發展的國家裡,怎麼會有人感興趣去模仿「你的孩子」? 如果有書介紹高爾夫球星Tiger Woods的成長歷程, 如果有書講籃球明星喬丹談他的成功與失敗的內幕,才會有市場。
最近回國,發現圖書市場有關海外最火的書不是寫怎樣上哈佛,就是講怎麼進了耶魯。 當然,還有那位是如何闖蕩華爾街的?這位是如何打入美國主流社會的?照此趨勢,書市上自然還會出現「她」是如何闖入好萊塢?「我」是如何成為世界百萬富翁?寫得讓人感到幾萬個華裔,此行此業,就出了這一位能人,才有賣點。但換個方式來說,如果一位考上北大清華的父母寫子女,孩子自己寫自己,可能就沒有人讀了。為什麼?不稀奇嘛。所以,只要放個海外的頭銜,只要講自己如何奇特和成功,浮華的捧場就會接踵而來。
其實,美國名牌大學不是僅一個哈佛、耶魯, 美國頂尖大學,排位前十名,二十名的大學,實力相當。 同時,各個大學都有它本身的強項和弱項,有些排在五十名或者一百名之內的大學,照樣聚集著全國最優秀的學生, 因為這些大學具備著美國大學裡單項排行第一的專業。特別是美國,上什麼大學,只是人生中的重要幾步之一,美國的世界裡充滿了挑戰和競爭,人一旦走出校門, 後面的路才是最重要。華裔家庭較重視自己子女畢業於名牌,多為孩子決定他們的路,孩子的作為實際上在實現父母的夢。 但是,這些孩子一旦從學校出來後, 多是給別人打工的高級白領,領域包括科學,IT,電腦,工程,醫學。即使華裔當個老闆,很少是真正從美國大公司一個普通職員, 與白人平等競爭後,升到公司最頂尖的執行總裁,掌握整個企業的運行命脈。所謂華裔老闆,多是自己建公司,職員多以華裔為主。即使從事法律行業的律師,也多是以從事移民業,房地產業為主,而不是複雜, 必須經常出任法庭辯護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