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代梟雄袁世凱風流野史:一妻九妾今何在

發表:2005-12-07 23:2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近現代歷史有過重大影響的袁世凱雖已死去八十餘年,但他的後 人卻還活躍在國內外。筆者對袁世凱家族情況略知一二,今特對其妻妾 兒孫情況加以簡述,以饗讀者。

袁世凱一八五九年(清光緒九年)生於河南省項城縣,後因葬母問題( 袁系庶出)與其異母長兄不和,遂定居於河南省彰德府(今安陽市)洹 上村,死後也葬在這裡.

袁世凱有一妻九妾

元配于氏,是河南一個財主的女兒,不識字,也不大懂得舊禮節,袁世凱不喜歡她,生了長子袁克定後,就不再與她同居,只把她作為主婦看待。到袁世凱接任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後,場面大了,這位元配夫人就更加不能勝任「第一夫人」這一角色了。有一次新年袁世凱接見各國公使,第一夫人自然要陪同接見。忽有某國公使走到這位夫人面前,要和她行握手禮,她當時不明所以,大為驚慌,她「嗯」地一聲,把雙手藏到背後去了,弄得那位公使十分尷尬。從此,袁世凱嫌她上不得臺盤,只把她作為一個牌位看待。

大姨太太瀋氏,是蘇州名妓。據說在袁世凱落魄的時候,瀋氏資助袁世凱去獵取功名,並備酒送行,袁矢志決不相負,二人頗有點玉堂春與王三公子的味道。袁發跡後,果然娶瀋氏為姨太太。因為「第一夫人」于氏懦弱無能,上不得臺盤,袁便把瀋氏作為「太太」看待,在一些外交場合中,瀋氏也常以太大身份出現。袁還讓她管家,並讓兒女們稱瀋氏為「親媽」(瀋未生子女),可見袁對她寵愛的程度了。

二姨太太李氏,朝鮮人。

清朝末年袁世凱任駐朝商務代表時,娶朝鮮王妃的妹妹金氏為妾。金氏嫁袁時,帶了兩個陪嫁的姑娘,即李氏和吳氏。袁世凱娶妾是多多益善,就把這三個姑娘(即金氏、李氏、吳氏)一併收納作為姨太太,並且按三人年齡大小,排定李氏為二姨太太,金氏為三姨太太,吳氏為四姨太太。李氏由陪嫁丫頭升為姨太太后,給袁世凱生了六個兒女,即長女伯禎(成年後嫁與清兩江總督張人駿的兒子)、五子克權(娶清兩江總督端方的女兒為妻)、七子克齊(娶民國總理孫寶琦的女兒為妻)、十子克堅(娶民國陝西督軍陸建章的女兒為妻)、十二子克度(娶富商羅雲章之女為妻)。六女籙禎(嫁民國總理孫寶琦的兒子)。

三姨太太金氏。她本是朝鮮王族,原以為嫁給袁世凱作「正室」,沒想 到過門以後,她和自己陪嫁的兩個丫頭都做了袁的姨太太,所以整天郁 郁寡歡。她為袁世凱生了五個兒女:次子克文、三子克良、三女叔禎、 八女(早亡)、十女思禎。

四姨太太吳氏。朝鮮王族金氏陪嫁的兩個」丫頭之一吳氏,本只是跟著姑娘當丫頭,沒想到被袁世凱提拔為姨太太,與姑娘並列,後來袁世凱稱帝時還差一點沒被封為妃嬪,她真是有點受寵若驚了。她為袁世凱生了四個兒女,即四子克端、次女仲禎(嫁給了兩江總督端方的侄於)、四女(早亡)、七女復禎。吳氏死得較早,袁世凱當時還任直隸總督,吳氏害「月子病」而死。

五姨太太楊氏。袁世凱在他的一妻九妾中最寵愛的是大姨太太和五姨太太。大姨太大瀋氏是袁世凱落魄時的知己,瀋氏「慧眼識英雄」,所以袁世凱矢志不忘。五姨太太之所以被袁世凱格外垂青,與大姨太太瀋氏不同,她既不以美色見長,也不是袁的風塵知己,袁世凱賞識她的是她管家的才能。她心靈口巧,遇事有決斷,袁世凱不僅讓她管理生活上的一切,還讓她管理袁府整個家務,各房的佣人和丫頭,袁世凱的眾多兒女,以及六、八、九三個姨太太,都得服從她的約束。因此,全家上上下下都對她既敬且畏。她是袁府的王熙鳳。她為袁世凱生了六個兒女:六子克桓、八子克軫、九子克久、十一子克安、五女季禎、十五女(早亡)、九子克久(娶民國黎元洪的女兒為妻),解放後在天津工作。

六姨太太葉氏。她本是南京釣魚巷的妓女,嫁給袁世凱純粹是「誤會」。原來本世紀初袁做直隸總督時,派其次子袁克文到南京辦事,袁克文在釣魚巷認識了妓女葉氏,兩人一見傾心,互訂嫁娶盟約,葉氏並將其玉照贈袁。克文回去向父親磕頭覆命時,一不小心葉小姐的照片從口袋中滑了出來,掉在地上,袁世凱指地連聲問:「是什麼?那是什麼?」袁克文不敢向父親談自己的兒女私情,情急智生,他說:「在南京給父親物色了一個好看的姑娘,所以帶回來這張照片,看父親是否喜歡?」袁接過照片一看,果然很美,連聲說:「好!好!」,於是派人去南京馬上將葉氏接了回來。洞房花燭之時,她才發現她風度翩翩的意中人竟變成了一個五短身材鬢髮斑白的半老頭子。而袁二公於後來也只能對葉小姐「望洋興嘆」了!六姨太太生了5個子女:十四子克捷、十七子克友、九女福禎、十一女奇禎、十二女瑞禎。

七姨太太張氏。她是河南人,沒有生過子女,按照袁家的規矩,她不能被稱為姨太太,也不能享受姨太大的待遇,只能被稱為「姑娘」;可是因為袁世凱喜歡她,所以也享受姨太太的待遇,並被稱為姨太太。清末她隨袁世凱到河南小住,因她與花匠談情被袁撞見,袁逼令其服毒自殺。但袁家也有人說,她是因病不治而死的。

八姨太太郭氏。她原是蘇州妓女,是袁世凱做軍機大臣時別人從蘇州買 來敬獻的。她生有三個子女:十三子克相、十五子克和、十四女怙禎。 怙禎嫁給了民國總統曹錕的兒子,後離婚去了美國。

九姨太太劉氏。她是袁世凱最後一個、也是最小的一個姨太太,娶她時袁世凱已五十多歲,而她卻正當妙齡。她原是五姨太太楊氏的小丫頭,成年後為袁「臨幸」,因而被收為袁世凱的第九名姨太太。九姨太太生了一子一女,兒子克藩排行十六,早死;女兒儀禎排行十三,續五姨太的女兒季禎嫁蘇州陸狀元家。

以上所述是袁世凱一妻九妾的情況,一妻九妾共生了十七個兒子、十五 個女兒;十七個兒子又為袁世凱生了二十二個孫子、二十五個孫女,兒 孫總和達七十九人。逐一記述太繁瑣,今特擇其主要者、著名者略述之。

愛娶姨太太,而且好「男寵」的長子袁克定

首先要記述的自然是袁世凱的第一個兒子袁克定,因為他險些當了「太子」、嗣君」、繼袁世凱當了「中華帝國」的皇帝,如果袁世凱不被打倒的話。當清帝退位時,他甚至向袁世凱建議:清朝作惡多端的王公一律處死,末代皇帝傅儀流放黑龍江。如果袁世凱採納了他的建議,溥儀也不會第二次(一九一七年張勛復辟)、第三次(「滿洲國」的皇帝)當皇帝了。可見在一定程度上他是對中國歷史有些影響的。

袁克定是袁世凱的第一個妻子于氏所生,是袁的長子。他曾到德國留學,通曉德語和英語。袁世凱在朝鮮,在濟南,在天津,在北京做官,他都隨任在側,所以他對舊官場的事情非常熟悉。他不抽煙、不喝酒,循規蹈矩,道貌岸然,一副正人君子的派頭。因為他是長子,而長子一般要繼父位的,所以他極力攛掇袁世凱做皇帝,他不但替袁拉攏各路軍閥封建遺老,甚至印假版的《順天時報》,從輿論上來欺騙袁世凱,偽稱全國人民都擁護袁世凱改元稱帝。可是因為他騎馬摔壞了腿,成了跛子,所以袁世凱曾流露出要在次子克文、五子克權二人中擇一而立為「太子」 的意思。袁克定聽到這消息後憤憤地說:「如果父親要立二弟,我就把二弟殺了!」當然,由於袁世凱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便被國人轟了下去,袁克定的皇帝夢也就難圓了。

袁克定早年娶湖南巡撫吳大徽的女兒吳本嫻為妻,袁克定屬虎,吳本嫻屬龍,按舊時說法是相剋的,可袁世凱為了攀附,也就不斤斤計較這些。可是袁世凱卻並不是真的不計較,按迷信說法,只有找一個屬雞的姑娘來「牽一牽」,才能破解,化凶為吉。於是吳小姐過門還不到一個月,袁克定便又找了一個叫馬彩雲的唱戲的做姨太太,隨後又娶了第二個姨太太。他不但像他父親一樣愛娶姨太太,而且好「男寵」,當時這些被玩弄的青年男子叫做「相公」,天津當時就有男性妓院,俗稱「相公窯子」,用現在洋人時髦說法,即所謂「同性戀」。所以袁克定在北京、在天津都有一些公館,這些公館便是他的金屋藏嬌處:既有女寵,也有男寵。正由於他如此花天酒地荒淫無度,所以袁世凱分給他的一些遺產(光是現金就有四十萬大洋)不多年便讓他揮霍淨盡。到了晚年,新中國建立,袁克定已是家徒四壁,兩袖清風,不得不靠政府的救濟來打發貧困的歲月。一九五八年他八十歲時終於潦倒而死。

袁克定有一子二女,子家融,女家錦、家弟。

家融是袁克定的獨生子,袁世凱的嫡長孫,生於一九一四年,袁世凱死 去那年,家融已經十二歲了。一九二O年,家融赴美留學,先上中學, 後又在美國上大學,學習地質勘探。一九三O年回國後在開灤煤礦任工 程師,以後在北大、師大等校教書。一九六四年退休後定居北京。

志在做名士 花錢如流水的次子袁克文

袁克文(1890-1931),字豹琴,後因收藏到宋人王晉卿的《蜀道寒雲圖》,喜出望外,於是隨字曰「寒雲」。袁克文是袁世凱的次子,以不阿附帝制而聞名於世。他工書善畫,喜好戲曲,同時又愛好收藏金石、甲骨、古泉、古籍、郵票和各國金幣,但博而不專。袁世凱妻妾成群,僅兒子就有十七個,均以「克」字為名。在袁世凱眾多的兒子中,惟有袁克文多才多藝。袁克文有4子3女,他的第三個兒子袁家騮與其夫人吳健雄,均為世界上著名的華裔物理學家。

袁克文的生母金氏,系袁世凱的第三房姨太太,朝鮮貴族之女。袁克文剛生下來,袁世凱便做主將他過繼給了自己的寵妾瀋氏。瀋氏系袁世凱的大姨太太,一生沒有生養,她自領養袁克文後,對他百般嬌縱,致使袁克文自小天性頑劣,從不正經讀書。但袁克文聰慧異常,偶讀詩書,便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更兼其會唱昆曲,好玩古錢,喜愛結交文人,「志在做一名士」(袁克文語)。

1916年,袁世凱加快了臨朝稱帝的步伐,中南海總統府已經更名為「新華宮」。為袁世凱登基作準備的「大典籌備處」,仿照英國宮廷內流行的式樣,分別給袁世凱的幾個兒子各度身訂做了一套「皇子服」。「皇子服」用黑呢子製作,在胸襟上還各自用金線刺繡著不同圖案的紋飾,十分莊重華貴。試禮服的這天,袁世凱的其他幾個「皇子」都樂不可支,紛紛穿上禮服攝影留念,惟獨袁克文一人不試不穿,置若罔聞。為了表明自己對父親「登基」的反對,他特作《明志》詩一首,以抒襟抱。袁世凱在他眾多的兒子中,特別鍾愛袁克文。當時,剛好發生了長子袁克定偽造《順天時報》的事件,他正在暴躁憂憤之中,在聽到了袁克文的這首詩之後,震怒非常,申言要嚴加責罰。袁克文聞訊大驚,以為禍在不測,便連夜收拾細軟搬出了中南海,在友人的接應下躲到了天津。不久,袁世凱暴病身亡,袁家老小上百人頓時樹倒猢猻散。

袁世凱死後,在天津的袁克文依然過著花錢如流水的日子,很快便將自己名下的家產花得一乾二淨。後來,袁克文到了上海,但不到一年,因將辦報款全部揮霍而被通緝,他於是廉價典賣傢俬後離開上海,又返回天津。在囊中空空如也的情況下,他依然與當地名士如影隨形,流連於青樓酒館逍遙度日,過著他所說的「名士」生活,直到1931年病逝。

著名的收藏家

袁克文喜愛收藏金石、甲骨、古泉、古籍、郵票和各國金幣。在古書收藏方面,袁克文不以多為能,而以精取勝。袁克文收藏古籍的時間雖不長,然論藏書之精,在我國近百年的藏書史上,大概無人能與袁克文相比。當然,這與他的特殊身份及其經濟實力分不開的。先是,袁克文收藏有宋版古書百種,乃名其藏書樓曰「百宋書藏」。後來,袁克文收藏的宋版書增至二百部,於是又改其樓名為「百百宋樓藏」。「百百宋」之名,源於清末四大藏書家之一陸心源的「百百宋樓」。袁克文以一代貴公子的身份,豈肯甘心輸於小小的陸心源。於是,袁克文又增收了宋代巾箱本《周易》、《尚書》、《毛詩》、《禮記》、《周禮》、《孝經》、《論語》、《孟子》等八部經書,這八部書字畫細如髮絲,精麗無比,袁克文十分喜愛,故又特辟「八經閣」以貯之。但是,袁克文的嗜古與收藏,並不是收藏家之所好,而只是貴公子的一種附庸風雅。

袁克文所藏古籍的散佚,大約在袁世凱死後不久。當時袁克文寄寓於上海,因生計日窘,不得不以抵押所珍藏的善本古籍,乃至賣字、賣文為生。袁克文曾收藏有宋刻本《魚玄機集》,該書為清人黃丕烈舊藏,甚是難得。當時,袁克文因急需現款,遂將該書和古錢幣一篋向人抵押得錢三千元。後又因傅增湘欲得此書,且出價甚高,袁克文隨後又將該書贖回,轉讓於傅氏。(《魚玄機集》現存北京市圖書館)。

袁克文又是著名的郵票收藏家。他於1926年初開始集郵,經天津郵商張維廉的介紹,以1000銀元的價格從德國僑民蘇爾芝手中購得福州、漢口「臨時中立」 時的正式發行票12種,由此引起了他對蒐羅珍郵的興趣。1927年,軍閥張宗昌委派袁克文攜帶3萬銀元赴上海辦報。到上海後,他每遇珍品郵票,不吝重價競購,使他一躍而成為顯赫一時的郵票集藏名家。當是時,袁克文曾在上海《晶報》上,以《說郵》為題,逐期連載,記述了有關他的集藏情況和對郵品的評論。但好景不長,袁克文到上海不到一年,就將辦報款全部揮霍,被通緝後被迫廉價典賣其郵品離開上海,從而結束了短暫的集郵生涯。

袁墓建成 密令兒子穿紅衣服的人就殺

袁世凱死後,安葬在安陽洹水北岸,洹水也叫安陽河,河水如今還是汪汪的。當年在袁墓的四周,種了4663棵樹苗。沒被毀的,現在已經長大,可以庇蔭一片地了。

袁世凱墓地的四邊置了 6個青石界碑。這6個界碑圈地為林,內佔良田138畝,南北長1200米。據說,祭田(當時官方文書的用語)是分別從萬感村、清流村、乞伏村等22 個自然村的農家買來的,花了2萬多銀元。買誰家的,買了多少畝,《袁公林墓工報告》中的清單,列得一清二楚。

袁林形制仿明清帝陵,但墓塚則是西式建築。所有青獅白象、石人石馬,造型圓渾、簡約不失精工。有碑亭一座,寫著「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九個字,系袁世凱嫡系徐世昌的手筆。

袁林的照壁厚大無比,往神道盡南頭一橫,就是60餘米的身軀。當年,小日本的營地設在袁林附近,日本兵常以此照壁為靶子,砰砰啪啪地練槍法。

從外表看墓塚,是清一色的青白石,分三階壘成。墓臺之上有石柱鐵門和祭祀用的石桌。墓塚呈半圓狀,直徑17.33米,系用青石圍砌,然後上敷黃土。

據說,整個墓臺部分,是比照美國總統格蘭特瀕河廬墓的形制建造的。

袁墓最特別的地方還不是它的西式構筑風格。與一般中國墓葬相比,袁墓最大的特點是,它不是掘地落棺木,而是平地建墓壙。墓壙建好後,再像蓋房子一樣,壘土筑石將墓壙埋掉。當年袁世凱靈柩由北京移到彰德(安陽),墓工倉促,先建墓壙安置靈柩,並開隧道於左,為袁氏夫人預留備穴。

袁林 耗時兩年 耗資75萬

因袁墓選址在河南,時任河南巡按使的田文烈便全權負責督建。田文烈字煥亭,湖北漢陽縣人,北洋武備學堂畢業,曾隨袁世凱到朝鮮任軍中文案。其人有北洋老前輩之稱。袁林的建造共耗資75萬元,其中國務會議決議由政府撥銀幣50萬,其他是袁的北洋舊屬的個人捐款。《袁公林墓工報告》附有捐款清單,多者如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張作霖、曹汝霖等,都是現幣一萬元,少者也沒低於兩三千元的。

據說當時民國政府庫銀奇缺,袁世凱的遺產也不豐,所以安葬袁世凱之時,經費很成問題。移柩典地就用去20餘萬元。墓地建造銀兩不敷,田文烈只好向各方求援,於是,袁世凱舊屬的幾十個大小頭目紛紛解囊,工程才得以完成。

田文烈督工盡力不說,還不失時代意識。地壙工程竣工後,田在北京為工程剩餘部分招標。當時投標者有17家,最後興隆木廠中標。1917年1月17日,興隆木廠商人馬文盛與墓地工程處範壽銘代表雙方簽字,訂立合同。合同文字不多,點點滴滴都想到了,其責、權、利分得明白,講得清楚。袁墓工程的市場化運作方式,想必是開了中國帝王將相墓穴建造之先河。

袁世凱墓地工程前後用時兩年零兩個月,其間續修了3次。1918年6月建成後,時任總統的徐世昌親臨察看。察看中,他又突發一念,指示在京漢鐵路洹上村車站左邊,添建道碑一座,以示景仰(如今此碑已不在原位,挪到哪裡去了,袁林的人也不清楚)。此後,大凡北洋官員乘坐火車路過洹上村站,都要到碑前景仰一番。

袁林大致保持完好,其間雖然也有損傷,但也只是傷了表皮,不礙大模樣觀賞。令人惋惜的是,石人石虎殘缺處都是用了水泥修補,違了古建「整舊如舊」的原則,多少有點寒酸。

關於袁林建造的具體細節,朱愛芹館長自謙說知道得也不多。她說曾聽到一則故事,故事說,袁世凱臨終時曾密令兒子,墓地建成之時,見到穿紅衣服的人就殺,同時他又專門命令營建墓地的知情者在墓成祭祀時要穿紅衣。

出殯 80人為袁世凱抬棺

我查閱了1916年6月7日至10日的上海《申報》和《民國日報》,多有文章報導袁的彌留之際以及靈柩入殮情狀,如袁「彌留前二日,尚批答公牘」,其「精神異常委頓」,當時,徐世昌、段祺瑞、張鎮芳及袁家三四個公子均守在身邊。當時長公子袁克定眼見到老父親「驀然暈倒不省人事」。這些報導還透露,袁的靈柩等當時均在彰德,於是北京方面急電彰德,命令立即送靈柩等進京。

傳說在58歲那一年(亦即1916年),袁世凱望著身邊的內史夏壽田喃喃地說,他的上兩輩子人都沒有一個活到59歲的,恐怕自己也過不了59歲這一關。他還說看到有一顆巨星隕落了,這是他生平所見的第二次。他說,第一次巨星隕落應在文忠公(李鴻章)的身上,這次也許應在他自己的身上。說這番話時,他的臉色已經白得像一張紙。

不久,他真的就去了(患尿毒症致死)。1916年6月7日袁的遺體入殮時,頭戴天平冠,身穿祭天禮服,儼然還是個「皇帝」的模樣。同一天,北京政府通令全國下半旗誌哀,學校停課一天,全國人民停止娛樂一天,文武官吏停止宴會27天。6月28日由居仁堂出殯時,動用了80人為袁世凱抬棺。同時,北京城內各廟宇都被要求撞鐘一百零一下。袁的靈柩經過之處,一律軍警戒嚴,交通斷絕。袁的親朋故舊和清室代表以及各國公使一路相送到前門外火車站。鳴禮炮一百零一下後,運載袁世凱靈柩的專車沿京漢鐵路南下。一路上專車不斷停車受祭。6月29日,專車到達彰德站。

袁墓的選址,主要是袁家人的意思。墓地所在地離洹上村一公里。修墓時,北京政府命有關方面派了兩營兵負責守衛。

87年後,一位彰德老漢還在念叨:「袁世凱墓可是吉穴呀,它腳蹬水,頭枕山。」他說,那水指的是洹河,山是指韓嶺。韓嶺據說是漢將韓信認乾娘的地方。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