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佩服的中國政府和中國銀行

發表:2006-09-03 02: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今天,聽到在看電視上專家對備受關注的ATM跨行查詢收費的討論,才知道,美國 絕大多數的銀行根本不存在什麼所謂的跨行查詢收費。美國的絕大多數銀行是股份制 銀行,這種自己突然規定跨行查詢收費的只有在壟斷銀行才會發生。專家說,如果國 外只要有一個銀行實行了跨行查詢收費,中國就會以和國際接軌為理由,採用這種方 式。然後他們查閱了很多資料發現,我們周圍這些國家,只有唯一一個 巴基斯坦是 跨行查詢收費的。


看到這裡我徹底暈了,原來中國幾家銀行跨行查詢收費的所謂和國際接軌,居 然是和巴基斯坦接軌啊。

中國政府制定政策的2大法寶:


有些決策者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手裡有兩套法寶,一套是「中國國情」,一套是「與國際接軌」,當制定不利於人民的政策時,如房改,要求大家自己掏錢購買商品房,就說是和「國際接軌」,理由是,人家外國都是自己買房子,沒有福利分房的說法,但與此同時,他們卻恰恰忽略了人家外國土地私有這個關鍵因素,中國人並不擁有土地的所有權,土地都屬於國家,卻要被迫付出昂貴的價錢購買一套只有使用權的商品房,而當人們對此提出質疑的時候,他們又會說這是中國特殊國情決定的。

又比如醫改,教改,人家其他國家是免費醫療,免費義務教育,但這一點他們又不與國際接軌了,又強調中國國情了,什麼財力不堪重負啦之類,結果導致大家看不起病,上不起學。

 

又比如所謂「高薪養廉」,據說是新加坡、香港的成功經驗,所以要和「國際接軌」,所以五次三番地給公務員加薪。但人家嚴格的監督制度,對公務員近乎苛刻的約束,廉政公署等等,他們又不和國際接軌了,又強調中國國情了。

韓國首都首爾只有14輛公務車,這點他們就不願意接軌,中國現在一個鄉鎮政府14輛公車都不算多吧?這就是中國國情。

美國有個燃油稅,他們就要和「國際接軌」,也要征燃油稅,但美國高速公路、大橋絕大多數是不收費的,在美國養一輛車除汽油費外每年僅需170多美元,這點他們又不和國際接軌了,不僅養路費、車船稅等等一大堆,而且到處設置關卡,幾乎路路收費。全世界總共只有14萬公里收費公路,但就有10萬公里在中國!這就又是中國國情了.

美國格林斯潘加息了,他們就要和「國際接軌」,但美國購房享受退稅,購買第一套住房享受低利率,對出租房屋屋主進行補貼以降低租金,這些他們又不和國際接軌了,又強調中國國情了,不僅不對出租房屋進行補貼,反而變本加厲地對出租屋提高稅收,導致這部分成本轉嫁給租客,租金上漲。

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土地私有的,人民買房的同時就買了地皮,具有永久所有權。當然,他們在這一點上就不和國際接軌了,因為中國國情特殊啊!但是,當他們發現香港的使用權制度對自己比較有利後,就立即和香港接軌了!訂了個70年使用權制度,迫使人民祖祖輩輩不斷花巨資購買有限使用權,但香港是什麼情況?香港原先是殖民地啊!英國只租用了99年啊,它搞個使用權無可厚非,因為土地本不是它的,時間到了就要歸還的,你搞使用權到底是什麼意思?不是說中國是公有制嗎?不是全國人民擁有對一切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嗎?但落實到的最後怎麼變成絕大多數人都一無所有了呢?怎麼就變成必須購買本屬於自己的土地使用權呢?不懂吧!但他們不管,就因為對自己比較有利,所以在這方面就和香港這個「殖民地」接軌,就不和其他的國際接軌。

又比如,油價要漲、電價要漲、水價要漲,理由還是和國際接軌,說什麼人家的都很貴,中國的油價水價電價便宜的很,所以就該漲,但說到人民的工資水平、福利水平、勞動保障制度,就又不和國際接軌了,就又強調中國的特殊國情了,人家的工會都是工人選舉產生,實實在在代表工人權益,這一點咱們就是不和人家接軌,咱就是要讓工會成為資本家壓迫工人的幫凶,原因還是:中國國情。

所以,不要拿什麼美國、英國的加息說事,什麼時候中國成為完全市場經濟國家了,國家官員民選產生了,權力部門受公眾嚴格監督了,再說這些不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