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父梁敦厚,字化之,山西定襄縣師家灣村人。民國紀元前六年,一九○六年十二月十六日(農曆十一月初一)生。七歲入小學,兼讀經史, 十六歲入川至中學,十八歲轉入太原進山高中,二十五歲畢業於山西大學文學系。
先父從政 深獲閻公器重
民國二十一年四月,任太原綏靖公署主任辦公室秘書,參與機要,是先父獻身國家之始,忠勤服務,日夜辛勞,深得閻公錫山之器重。
民國二十四年冬,山西創設「主張公道團」,進行全省人民組訓工作,並特別注重城市工人、青年、婦女及民眾之組訓,先父襄助閻公,籌策督導。與各界接觸既多,瞭解日深,自是而後,山西民運工作多由先父負任之。
民國二十五年夏,日寇侵略中國益急,華北首當其衝,閻公一面堅持「守土抗戰」,一面倡導「犧牲救國」,加強民眾組織。為避免敵人注視,托名「暑期健身團」,舉辦青年男女幹部之軍事訓練,先父奉命為執行者。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抗日戰爭爆發,先父奉命籌組「犧牲救國同盟會」、「決死縱隊」,號召全國熱血青年,一致對日抗戰。為配合中央達成持久抗戰國策,組成「民族革命同志會」,先父任總幹事暨組織處長。
民國二十八年春,第二戰區奉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令,正式恢復全軍政治工作,由趙公戴文以省政府主席兼主任,先父則以副主任負責實際責任,軍隊政治工作,由是全面展開。先父以一身兼管晉綏軍隊政治工作,以及全省民眾運動幹部訓練工作、組織工作、行政工作、建立新軍工作、特別黨部工作,執簡馭繁,均能運用得宜。
是年三月,奉蔣委員長電召赴渝,渥蒙垂注,當令參加中央訓練團第三期受訓,結訓後,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派先父為山西省黨部執行委員,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部會,則派先父為中央臨時幹事及山西支團部籌備處幹事,山西黨團工作因先父之參加,而更見順利、加強。
襄助抗戰 粉碎日寇迷夢
民國三十一年,日寇對晉西抗戰根據地,發動圍攻,進行最大規模之所謂「掃蕩戰」,在閻公領導下,軍民奮起,一致參加「晉西大保衛戰」,先父領導所屬幹部,進駐晉西抗戰根據地中心之隰縣,實行動員人力物力,與組訓人民、武裝自衛隊工作,以新認識、新作風,創造新收穫,並以隰縣中心區之成績影響全區保衛工作,戰爭動員達最高峰,日寇之進攻迷夢,即為之粉碎。
是年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重慶召開,先父當選為中央幹事會幹事。民國三十二年正式升任第二戰區政治部主任。民國三十四年,任民族革命同志會主任委員,五月膺任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候補執行委員。
三十五年五月,三民主義青年團山西支團部第一次全省代表大會,先父當選為監察委員會監察,復經中央派任為常務監察。三十六年經中央派為山西省黨團統一委員,兼監察委員會常務委員。是年冬,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三十七年三月,首屆國民大會於南京召開,當選參與大會主席團,對完成憲政,頗多貢獻。
共軍來犯 戰至一兵一卒
是年夏,共黨傾全力侵犯山西,先父任太原總體戰行動委員會主任委員,負責督導,支持前線作戰,發揮保衛戰最高效能。三十八年四月,閻錫山主席進京,參商和談大計,先父奉命代理山西省政府主席職務。共黨乘和談進行之際,即以華北野戰軍主力,配合東北林彪之十五兵團、聶榮臻之第二十兵團,及傅作義原部四個師,另配炮兵團五團,共約二十三萬餘人,齊集太原外圍,又由晉冀察綏徵調民兵二十餘萬人,連同原有攻城部隊,總計約六十餘萬人,並配屬由東北平津所得之大量重炮與火箭炮,暨所繳日軍華北總彈藥庫多數炮彈,先後由彭德懷、徐向前任總指揮,自三十八年四月一日和談開始,即對太原發動七次總攻擊。
太原軍民浴血拚鬥,寸土必爭,適南京和談決裂,首都人心浮動,全國震驚,致太原仰賴空投之食糧,完全斷絕,軍民并日而食,不得一飽。
至四月二十二日晚,城內外炮彈燒夷彈密如雨下,火起六百餘處,火光衝天,黑煙蔽空,震天撼地,晝夜難分。四月二十四日晨,戰況愈烈,初南城被毀,九時許,東城繼陷,共軍蜂擁而入,城內仍展開逐街逐屋之激烈巷戰,而省政府周圍侍衛隊、特務團更是血肉搏鬥,殺聲震天,戰況慘烈,空前未有。
直至下午,彈盡力絕,傷亡殆盡,當共軍迫近省府大樓時,先父預令副官柏光元,備置汽油及木柴於東花園之鐘樓側,並囑咐必要時之措施。先父又至地下室與綏署孫副主任等親切招呼,一一握別,從容進入鐘樓,飲藥自盡,柏光元遵遺命,縱火焚遺體,以實踐當時「死屍不見敵人」遺願。
同時,太原警察局局長師則程,也率領警察初在柳巷戰鬥抵抗,最後與其妻史愛英一起自戕,特種警憲指揮處處長徐端等三百餘人,及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尹遵黨等百餘人,於下午二時,在精營大樓彈藥告罄時,集體自殺,並以汽油焚遺體與大樓同化灰燼。
共軍入城後,大事搜檢,在省府鐘樓灰燼中,尋獲先父水晶名章一方、腿骨一塊,經檢驗查出腿骨中有斷折針頭,方確定為先父之遺骨。
太原城陷 先父率部成仁
太原城陷,先父率領太原五百餘人,集體自殺,壯烈成仁,此舉驚天地而泣鬼神,為戡亂戰史留下可歌可泣而又悲壯的一頁。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於第一九一次會議中提案:據組織部提中央執行委員梁敦厚同志,平日在山西與共匪(編按:斯時臺灣對中共之稱呼)鬥爭多年,卓著勛績,太原失陷後,壯烈成仁,事跡足可振奮人心,更為本黨同志之範式,請依法明令褒揚,優予撫恤,並將生平事跡宣付史館。此提案決議通過。
監察院於三十八年六月二十五日第五十一次會議,出席監察委員全體代電行政院閻院長轉太原集體殉國諸烈士家屬謂:名城淪陷,諸烈士盡忠黨國,從容集體成仁,大義凜然,精神不滅,氣塞天地,光同日星,青史流傳,韾香百世。
立法院於三十八年十月三十日第四會期第二次會議議決諮行政院,該院委員吳延環等三十六人臨時提議:太原淪陷之日,梁敦厚等五百餘人,集體自殺,壯烈成仁,擬請行政院擇定適當地點,建立「太原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塚」,以發揚民族精神,為萬代子孫樹立完人模範一案。當經議決「照案通過」。
臺北圓山 建五百完人招魂塚
其後政府遷臺,行政院撥款新台幣二十萬元,建立「太原五百完人招魂塚」於臺北市之圓山,閻公撰文立碑。
四十年二月十九日舉行落成典禮時,總統率五院院長暨閻公及黨政軍各界各首長致祭,莊嚴肅穆,廟貌巍峨,豐碑屹立,從茲中外人士,輒來瞻仰,莫不肅然起敬。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