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是否致癌 研究結果大相逕庭

發表:2006-12-08 04:2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隨著手機使用的普及,使用者越來越關注手機對健康的影響。手機天線,無論是外接的或是隱形的,都會發射可以穿透人腦的電磁輻射。科學家也一直在致力這方面的研究,以回答手機輻射是否會導致人腦或脖頸的癌變。不過研究結果卻大相逕庭。

最新一期的美國癌症研究院雜誌(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刊登丹麥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短期或長期使用手機並不會增加患腦癌的機率。


位於丹麥哥本哈根丹麥癌症流行病研究院(Danish Institute of Cancer Epidemiology)的蘇茲(Joachim Schuz)博士及其同事對42萬零95名手機使用者進行跟蹤研究,觀察手機使用是否會增加這些人的癌症危險。這些人從1982年到1995年間不同時期開始使用手機,跟蹤研究到2002年截止。

丹麥研究人員沒有發現長期或短期手機使用與腦瘤(brain tumor),涎腺瘤(salivary gland tumor),眼癌(eye tumor),或白血病(leukemia)之間有任何關聯。這些人中有些已經使用手機超過10年之久。他們得出結論,手機使用不會引發癌症危險。

這一發現與目前已經廣泛流傳的瑞士科學家的研究結果相牴觸。瑞士國立生命研究院(Swedis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Working Life)科學家的研究發現,10多年的手機使用會增加患腦瘤的風險。

瑞士科學家在比較2200名癌症患者和相同數目的健康人士後得出結論,頻繁使用手機者在聽手機一側的大腦得腦瘤的機會增加240%。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表示要對手機是否會對使用者產生不良健康影響進行評估。

在另一項獨立研究中,美國科學家也發現手機使用不會引發癌症。

位於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的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手機的電磁輻射並不會激化白鼠,灰鼠(hamster)或置於培養液中的人類細胞的壓力反應(stress response)。這項研究是由摩特羅拉公司贊助的。

壓力反應是一種細胞保護機制,在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時產生作用,表現在熱震動(heat shock),產生高濃度的金屬離子(heavy metal)或出現炎症(inflammation)。科學家相信細胞高強度的壓力反應會導致惡性腫瘤的產生。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輻射腫瘤副教授,同時也是Barnes-Jewish醫院Siteman癌症中心研究人員的拉茲羅(Andrei Laszlo)表示,他們進行高敏感,控制良好的活細胞實驗,在實驗中向細胞發射像手機那樣的電磁輻射,但強度是一般手機的五到十倍,結果是他們並沒有發現在這樣高強電磁輻射下細胞的壓力反應有任何增加。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