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6-12-11 04:31:17作者:
滿族常見的禮節是請安、打千。過去小輩對長輩,三天一請安,五天得打千。請安為小禮,垂手站立,鞠躬唱喏:「請某某安。」打千為大禮,其形式男女有別。男人見到長輩,先哈腰,左腿前伸並彎屈,右腿曳後;左手扶膝,右手下垂,與此同時唱喏:「請某某安。」女的頭微低,雙手貼腹相交,膝下蹲,同時唱喏: 「請某某安」。《紅樓夢》第八回有描寫家人見寶玉時請安、打千的情景,它這樣寫道:「一見了寶玉,趕來都垂手站立。獨有一個賣辦名喚錢華,因他多日未見寶玉,忙上來打千請安。」滿族請安有「定省」,即少輩對高齡長輩固定每天「請早安」、「請晚安」,這又稱「晨昏定省」。
抱腰接面禮是滿族表示最親密的大禮,一般用於至親相見。其形式是,右手抱腰,左手撫背,交頸貼面。此俗自後金時就興,「親舊相見者,必抱腰接面,雖男婦間亦然」。至親相見也有行「頂頭禮」的,這一般常見於老兩口之間,老頭出遠門回來,老太太迎上前,用腦袋頂著老頭胸脯,老頭輕輕地撫摸一下老太太的脖子,或拍拍後腦杓就行了。
滿族「俗尚齒,不序貴賤」。平日見到長輩,不分貧富尊卑,皆尊稱「馬法」(滿語,意為爺爺)。路途上遇見長輩,「必鞠躬垂手」而問「賽音」(滿語,意為「好」),待長輩走過去後,少輩才可行動。少輩到長輩家,「雖賓必隅坐」。長者到少輩家,少者必打千請安。婦女席炕做活見到長者進屋,則「跪膝而坐,以右手指加於眉端」,連續三下;如果是平輩不跪,則只撫眉端三下,表示敬意。
叩頭禮常見於下級對上級、少輩對長輩。表示恭敬、侍奉、懇求之意,或春節拜年,均行叩頭禮。行禮時,先脫帽,跪左膝,後跪右膝,馬蹄袖一彈,雙手著地,連叩三下頭。此俗自建州女真時就有,《建州聞見錄》云:「將胡(指女真人為官者)之見奴酋(努爾哈赤),脫笠叩頭,卒胡之於將胡亦然。」祭祀時也叩頭。
滿族生活中有許多忌諱,犯忌則被視為無禮貌。滿族不興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諱別族人戴狗皮帽進家來。傳說,當年汗王遭難時,狗有救駕之恩,滿族視之為恩祖而加以保護和珍愛。西炕不許隨便坐人。院中有鎖龍桿,不許拴牲口。
還有尊卑、等級關係上的忌諱和規矩。新媳婦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飯。長輩吃飯,媳婦在旁伺候,否則,就視為不敬不孝。大爺伯父輩不得同侄兒媳婦開玩笑。侄兒媳婦不許在大爺面前露胳膊露腿。過去滿族婦女旗袍長至蓋腳背,袖長至手背後,與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逕庭。
瀋陽一般滿族有敬老尊上的風尚。青年人見了長者要垂手站立並要和顏悅色地回答長者的問話。有人沖父母狀況,子女必須起立回答。對老人,三天請小安,五天請大安。請安禮,男有「問安」、「打千兒」、「叩頭」。「問安」,是請小安,垂手站問好。「打千兒」是請大安,也叫「單腿跪」,滿語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撣下袖頭,左腿前屈,右腿後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頭與身略前傾。「叩頭禮」,即磕頭,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請安「首必四叩,至三則跪而昂首,若聽命者然。尊長者以好話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則不起也」(《柳邊紀略》卷四)。對神佛、祖先、帝王則三跪九叩。女人禮儀不同於男人,有「蹲安禮」,俗稱「半蹲兒」,即雙腳平行站立,兩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狀。婦女平日相見,以右手撫其額,點頭為拜,俗稱「撫鬢兒」,即手指從眉上額頭鬢角連撫三下,隨後點頭目視。婦女相見,興手拉手之禮,俗稱「拉拉禮」,與漢族婦女拜見禮有別。至親久別相見彼此抱腰接面,然後執手問安,是謂抱腰接面大禮。如幼輩見長輩,兩手抱其腰,長者用手撫其背。老年夫妻相見有「頂頭禮」,老夫婦久別重逢,老伴迎上去用頭頂住老頭胸脯,老頭輕輕撫摸幾下老伴後腦杓或後脖頸。
滿族人,路上遇見不相識的長者,要鞠躬垂手問「賽音」(滿語,好的意思);如騎馬,要下馬閃在路旁讓長輩先行。長者了也很客氣地說:「謝謝阿哥,請上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馬趕路。
兒媳婦對公婆更是恭敬,要端莊恭謹,每日給公婆裝煙三次,一日三餐要站著侍候,早晚還要送上洗臉水和洗腳水。新媳婦頭一年不能上炕吃飯。在公婆面前不許穿短衣服,不許大聲責罵孩子。兒媳婦外出,臨走要給公婆裝煙,說聲「請阿瑪、額娘看家」。來了客人,兒媳婦要扎上圍裙聽婆母在炕上吩咐,每喊一聲媳婦要答應「嗻」,再去幹活。即使媳婦年歲很大,在年歲小的長輩面前也要恭敬侍候。
滿族有重小姑習俗。滿族未結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側坐,媳婦則侍立於旁謹慎侍候。
滿族人民大方好客、恪守信義。在滿族聚居地方,有人路上拾到東西要高法找到失主,找不到要招失認領。有以「竊人之財為恥」的風習。「鄰里相處,有難必幫」,一家缺米大家湊,一人打柴大家燒,為鄉間鄰里平常之事。互相借貸,不需立契,只憑口頭相約,恪守信義。
舊時農村旅店少,過路人只好找民宅投宿。主家熱情招待,酒足飯飽後自然留宿。由於滿族居室一屋三炕,常是同居一室,男女不相迴避。但客人入睡時必須背女主人和衣而臥,方為有禮。次日客人上路,不需留報酬,只需向男主人行「擦肩大禮」表示謝意即可趕路。如路人入室而主人不在家,可自己動手做飯吃,飯後收拾乾淨,物放原處,臨行時拿來草放在門前,草稍朝所去方向,主人回來後會感到很榮幸。
瀋陽滿族之家,有祭祀或喜慶事,要殺牲吃福肉,要請親朋作客,讓於南炕上坐。家人要將福肉敬獻尊長客人。肉是白煮,不准加鹽,特別嫩美,客人用刀片吃,佐以咸、酸菜、醬。客人進門向神主叩頭,轉身入座吃福肉,吃完就走不准道謝和擦嘴,否則是對主人不尊重。農村有年節殺牲祭祀請親朋賓客吃福肉之習。
抱腰接面禮是滿族表示最親密的大禮,一般用於至親相見。其形式是,右手抱腰,左手撫背,交頸貼面。此俗自後金時就興,「親舊相見者,必抱腰接面,雖男婦間亦然」。至親相見也有行「頂頭禮」的,這一般常見於老兩口之間,老頭出遠門回來,老太太迎上前,用腦袋頂著老頭胸脯,老頭輕輕地撫摸一下老太太的脖子,或拍拍後腦杓就行了。
滿族「俗尚齒,不序貴賤」。平日見到長輩,不分貧富尊卑,皆尊稱「馬法」(滿語,意為爺爺)。路途上遇見長輩,「必鞠躬垂手」而問「賽音」(滿語,意為「好」),待長輩走過去後,少輩才可行動。少輩到長輩家,「雖賓必隅坐」。長者到少輩家,少者必打千請安。婦女席炕做活見到長者進屋,則「跪膝而坐,以右手指加於眉端」,連續三下;如果是平輩不跪,則只撫眉端三下,表示敬意。
叩頭禮常見於下級對上級、少輩對長輩。表示恭敬、侍奉、懇求之意,或春節拜年,均行叩頭禮。行禮時,先脫帽,跪左膝,後跪右膝,馬蹄袖一彈,雙手著地,連叩三下頭。此俗自建州女真時就有,《建州聞見錄》云:「將胡(指女真人為官者)之見奴酋(努爾哈赤),脫笠叩頭,卒胡之於將胡亦然。」祭祀時也叩頭。
滿族生活中有許多忌諱,犯忌則被視為無禮貌。滿族不興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諱別族人戴狗皮帽進家來。傳說,當年汗王遭難時,狗有救駕之恩,滿族視之為恩祖而加以保護和珍愛。西炕不許隨便坐人。院中有鎖龍桿,不許拴牲口。
還有尊卑、等級關係上的忌諱和規矩。新媳婦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飯。長輩吃飯,媳婦在旁伺候,否則,就視為不敬不孝。大爺伯父輩不得同侄兒媳婦開玩笑。侄兒媳婦不許在大爺面前露胳膊露腿。過去滿族婦女旗袍長至蓋腳背,袖長至手背後,與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逕庭。
瀋陽一般滿族有敬老尊上的風尚。青年人見了長者要垂手站立並要和顏悅色地回答長者的問話。有人沖父母狀況,子女必須起立回答。對老人,三天請小安,五天請大安。請安禮,男有「問安」、「打千兒」、「叩頭」。「問安」,是請小安,垂手站問好。「打千兒」是請大安,也叫「單腿跪」,滿語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撣下袖頭,左腿前屈,右腿後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頭與身略前傾。「叩頭禮」,即磕頭,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請安「首必四叩,至三則跪而昂首,若聽命者然。尊長者以好話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則不起也」(《柳邊紀略》卷四)。對神佛、祖先、帝王則三跪九叩。女人禮儀不同於男人,有「蹲安禮」,俗稱「半蹲兒」,即雙腳平行站立,兩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狀。婦女平日相見,以右手撫其額,點頭為拜,俗稱「撫鬢兒」,即手指從眉上額頭鬢角連撫三下,隨後點頭目視。婦女相見,興手拉手之禮,俗稱「拉拉禮」,與漢族婦女拜見禮有別。至親久別相見彼此抱腰接面,然後執手問安,是謂抱腰接面大禮。如幼輩見長輩,兩手抱其腰,長者用手撫其背。老年夫妻相見有「頂頭禮」,老夫婦久別重逢,老伴迎上去用頭頂住老頭胸脯,老頭輕輕撫摸幾下老伴後腦杓或後脖頸。
滿族人,路上遇見不相識的長者,要鞠躬垂手問「賽音」(滿語,好的意思);如騎馬,要下馬閃在路旁讓長輩先行。長者了也很客氣地說:「謝謝阿哥,請上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馬趕路。
兒媳婦對公婆更是恭敬,要端莊恭謹,每日給公婆裝煙三次,一日三餐要站著侍候,早晚還要送上洗臉水和洗腳水。新媳婦頭一年不能上炕吃飯。在公婆面前不許穿短衣服,不許大聲責罵孩子。兒媳婦外出,臨走要給公婆裝煙,說聲「請阿瑪、額娘看家」。來了客人,兒媳婦要扎上圍裙聽婆母在炕上吩咐,每喊一聲媳婦要答應「嗻」,再去幹活。即使媳婦年歲很大,在年歲小的長輩面前也要恭敬侍候。
滿族有重小姑習俗。滿族未結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側坐,媳婦則侍立於旁謹慎侍候。
滿族人民大方好客、恪守信義。在滿族聚居地方,有人路上拾到東西要高法找到失主,找不到要招失認領。有以「竊人之財為恥」的風習。「鄰里相處,有難必幫」,一家缺米大家湊,一人打柴大家燒,為鄉間鄰里平常之事。互相借貸,不需立契,只憑口頭相約,恪守信義。
舊時農村旅店少,過路人只好找民宅投宿。主家熱情招待,酒足飯飽後自然留宿。由於滿族居室一屋三炕,常是同居一室,男女不相迴避。但客人入睡時必須背女主人和衣而臥,方為有禮。次日客人上路,不需留報酬,只需向男主人行「擦肩大禮」表示謝意即可趕路。如路人入室而主人不在家,可自己動手做飯吃,飯後收拾乾淨,物放原處,臨行時拿來草放在門前,草稍朝所去方向,主人回來後會感到很榮幸。
瀋陽滿族之家,有祭祀或喜慶事,要殺牲吃福肉,要請親朋作客,讓於南炕上坐。家人要將福肉敬獻尊長客人。肉是白煮,不准加鹽,特別嫩美,客人用刀片吃,佐以咸、酸菜、醬。客人進門向神主叩頭,轉身入座吃福肉,吃完就走不准道謝和擦嘴,否則是對主人不尊重。農村有年節殺牲祭祀請親朋賓客吃福肉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