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1-27 00:38:05作者:
每個國家的歷史都有自己獨特的圖譜,而丹麥的千年歷史圖譜則由兩條明顯的軌跡所構成:一是領土越來越小,國力越來越弱;但與此同時,它卻越來越先進、越來越富裕文明。
丹麥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階段,10—11世紀是「北海大帝國」時代,14—15世紀是「北歐大帝國」時代,16—18世紀是北歐強國時代,19世紀之後是半島小國時代。
公元前1萬年左右,日德蘭半島就有人居住;公元前400年左右,這個地區也進入了青銅時代,但總體來說,在古代,丹麥的發展比起歐洲主流的發展來說,總是慢了半拍,是名副其實的偏僻落後地區,丹麥人被羅馬人視為「北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然而,正是這些不入流的野蠻人,帶給了歐洲人一個膽戰心驚的時代,這就是「恐怖的維京人時代」。
其實早在公元4、5世紀,丹麥和其他北歐人(統稱為維京人,或諾曼人)就已經開始在歐洲從事以貿易為主的活動。但從8世紀後期開始,諾曼人的活動逐漸變成大規模的破壞性極強的海盜活動,可能一方面是由於人口壓力,另一方面是由於原始社會末期階級分化,社會矛盾加深。他們的木船速度快,吃水淺,便於從海口沿河上溯,深入內陸。丹麥人主要侵襲法國和英格蘭,挪威人攻擊蘇格蘭、愛爾蘭等地,瑞典人則向東歐發展,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擄掠,有時則索取贖金,富庶的修道院是他們攻擊的主要目標。
在這個丹麥人的英雄年代,湧現出了一系列膽識勇力俱佳的傳奇人物,如戈德蒙、哈拉爾德藍牙王等,留下了一系列膾灸人口的傳奇故事,成為丹麥人代代相傳的談資。至今,丹麥人還以「海盜的子孫」為榮。而將海盜大帝國發展到極盛的是克努特大帝(1018—1035年在位),他在前輩的基礎上,經過10多年海陸兩路的征服,建立了一個包括丹麥、挪威、英格蘭全部、蘇格蘭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大帝國,北海成為他馳騁無阻的內湖。但是,自克努特大帝之後,海盜帝國就衰落了。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丹麥的基督教化。丹麥人不怕死的海盜精神,是建立在他們的奧丁神信仰的基礎上的,從10世紀中期,丹麥開始了基督教化的歷程,隨著懺悔、感恩、服從上帝的思想佔了上風,丹麥人也逐漸失去了對他們的基督教兄弟進行攻擊的動力。
11世紀至13世紀,丹麥王族之間陷入了持續不斷的內鬥,導致了王權的削弱。14世紀末,丹麥又出了一位強勢帝王——瑪格麗特一世,她通過軍事和外交手段,重新將丹麥、挪威(含冰島)、瑞典(含芬蘭)合為一體,史稱「卡爾瑪聯合」,這是丹麥的「北歐大帝國」時代。但「卡爾瑪聯合」未能維持太久,此後丹麥和瑞典之間時分時合,直到1523年,一代雄傑古斯塔夫•瓦薩將瑞典從北歐帝國中徹底分了出去,從此與丹麥一刀兩斷。這對丹麥來說是致命的打擊,不但國土大為縮小,而且臥榻之側多了一個死對頭,此後近300年間,丹瑞兩國為爭奪領土和海峽控制權,纏鬥不斷,兩敗俱傷,而周邊其它國家則得以乘間漁利。
國力衰退的丹麥王國,在歐洲名利場的血腥舞台上越來越力不從心。1618—1648年「德意志三十年戰爭」,丹麥代表新教一方作戰,但被天主教國家同盟打敗;1700—1721年「北方戰爭」,丹麥同俄羅斯等國結為反瑞同盟,但因一開始即被瑞典擊潰,失去了最後分贓的權利;1799—1814年「拿破崙戰爭」期間,丹麥的幾乎全部艦隊被英國摧毀,並遭瑞典入侵,在維也納和會中,被迫接受讓挪威脫離丹麥,轉歸瑞典;1864年,普魯士和奧地利聯合進攻丹麥,丹麥慘敗之後,被迫放棄了荷爾斯泰因、石勒蘇益格和勞恩堡三個公國;最後一次打擊是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丹麥全境被德國佔領,雖然最後得以光復,但卻永久失去了冰島。
儘管丹麥歷代國王的平均素質被認為是歐洲王室之中最高的,儘管丹麥人勤勞勇敢、還保留著海盜時代的精神遺產,但這個昔日的歐洲強國,還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之後,萎縮成為僅擁有日德蘭半島周邊一隅之地的小國,儘管還保有格陵蘭和法羅群島,但這兩個地方都是渺無人煙的蠻荒之地。那麼,是否可以說丹麥千年來的歷史,就是由失敗和屈辱組成的呢?不,我們還應該來看看丹麥歷史的另一條主線。
1282年,在貴族的壓力下,丹麥國王埃里克五世被迫簽署「大憲章」,承認王權必須收到制約,並定期召開等級議會(同英國的「大憲章」和「模範議會」差不多同一時代)。從此,議會在丹麥的政治生活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784年,王太子腓特烈實行了一系列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徹底廢除農奴制和封建勞役制,鼓勵工商業發展,使丹麥緊跟著英國的腳步駛上了產業革命的快車道。
1849年,在國內資產階級革命的推動下,丹麥制憲會議通過憲法,規定丹麥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和兩院制議會,丹麥跨入了民主時代。
二戰後,丹麥開始了建設以高福利、高收入、高稅收、高消費為特徵的福利國家的探索。丹麥先後加入了北約和歐盟,利用北約的集體防禦體系使自己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並利用歐盟的市場,而它的人均收入高於歐盟的平均水平。
在國家越來越小的歷程中,丹麥人逐漸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放棄了爭霸歐洲的思想,轉而走和平中立的道路,集中精力建設自己的家園。丹麥在人類文明的旅程中後來居上,是世界上最早進入民主軌道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還是最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之一。丹麥最早消滅了文盲,建立了發達的福利制度,人均GDP穩居發達國家的上游,被視為世界上廉潔國家的楷模。
兩千年前的羅馬時代,丹麥人是未開化的北蠻;一千年前的海盜時代,丹麥人是渾身透著魚腥氣的野蠻人;而21世紀的今天,丹麥人已經成為世界上文化素質最高的人群。驀然回首千年之路,丹麥所失去的,是統治者的野心、慾望與虛榮,而得到的,則是大多數國民的福利、文明和民主。
童話大王安徒生(1805∼1875)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超過了丹麥歷史上的任何一位大人物,憑藉他夢幻般的筆桿,使得丹麥在「海盜王國」的惡名之後,又贏得了「童話王國」的雅號。
丹麥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階段,10—11世紀是「北海大帝國」時代,14—15世紀是「北歐大帝國」時代,16—18世紀是北歐強國時代,19世紀之後是半島小國時代。
公元前1萬年左右,日德蘭半島就有人居住;公元前400年左右,這個地區也進入了青銅時代,但總體來說,在古代,丹麥的發展比起歐洲主流的發展來說,總是慢了半拍,是名副其實的偏僻落後地區,丹麥人被羅馬人視為「北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然而,正是這些不入流的野蠻人,帶給了歐洲人一個膽戰心驚的時代,這就是「恐怖的維京人時代」。
其實早在公元4、5世紀,丹麥和其他北歐人(統稱為維京人,或諾曼人)就已經開始在歐洲從事以貿易為主的活動。但從8世紀後期開始,諾曼人的活動逐漸變成大規模的破壞性極強的海盜活動,可能一方面是由於人口壓力,另一方面是由於原始社會末期階級分化,社會矛盾加深。他們的木船速度快,吃水淺,便於從海口沿河上溯,深入內陸。丹麥人主要侵襲法國和英格蘭,挪威人攻擊蘇格蘭、愛爾蘭等地,瑞典人則向東歐發展,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擄掠,有時則索取贖金,富庶的修道院是他們攻擊的主要目標。
在這個丹麥人的英雄年代,湧現出了一系列膽識勇力俱佳的傳奇人物,如戈德蒙、哈拉爾德藍牙王等,留下了一系列膾灸人口的傳奇故事,成為丹麥人代代相傳的談資。至今,丹麥人還以「海盜的子孫」為榮。而將海盜大帝國發展到極盛的是克努特大帝(1018—1035年在位),他在前輩的基礎上,經過10多年海陸兩路的征服,建立了一個包括丹麥、挪威、英格蘭全部、蘇格蘭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大帝國,北海成為他馳騁無阻的內湖。但是,自克努特大帝之後,海盜帝國就衰落了。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丹麥的基督教化。丹麥人不怕死的海盜精神,是建立在他們的奧丁神信仰的基礎上的,從10世紀中期,丹麥開始了基督教化的歷程,隨著懺悔、感恩、服從上帝的思想佔了上風,丹麥人也逐漸失去了對他們的基督教兄弟進行攻擊的動力。
11世紀至13世紀,丹麥王族之間陷入了持續不斷的內鬥,導致了王權的削弱。14世紀末,丹麥又出了一位強勢帝王——瑪格麗特一世,她通過軍事和外交手段,重新將丹麥、挪威(含冰島)、瑞典(含芬蘭)合為一體,史稱「卡爾瑪聯合」,這是丹麥的「北歐大帝國」時代。但「卡爾瑪聯合」未能維持太久,此後丹麥和瑞典之間時分時合,直到1523年,一代雄傑古斯塔夫•瓦薩將瑞典從北歐帝國中徹底分了出去,從此與丹麥一刀兩斷。這對丹麥來說是致命的打擊,不但國土大為縮小,而且臥榻之側多了一個死對頭,此後近300年間,丹瑞兩國為爭奪領土和海峽控制權,纏鬥不斷,兩敗俱傷,而周邊其它國家則得以乘間漁利。
國力衰退的丹麥王國,在歐洲名利場的血腥舞台上越來越力不從心。1618—1648年「德意志三十年戰爭」,丹麥代表新教一方作戰,但被天主教國家同盟打敗;1700—1721年「北方戰爭」,丹麥同俄羅斯等國結為反瑞同盟,但因一開始即被瑞典擊潰,失去了最後分贓的權利;1799—1814年「拿破崙戰爭」期間,丹麥的幾乎全部艦隊被英國摧毀,並遭瑞典入侵,在維也納和會中,被迫接受讓挪威脫離丹麥,轉歸瑞典;1864年,普魯士和奧地利聯合進攻丹麥,丹麥慘敗之後,被迫放棄了荷爾斯泰因、石勒蘇益格和勞恩堡三個公國;最後一次打擊是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丹麥全境被德國佔領,雖然最後得以光復,但卻永久失去了冰島。
儘管丹麥歷代國王的平均素質被認為是歐洲王室之中最高的,儘管丹麥人勤勞勇敢、還保留著海盜時代的精神遺產,但這個昔日的歐洲強國,還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之後,萎縮成為僅擁有日德蘭半島周邊一隅之地的小國,儘管還保有格陵蘭和法羅群島,但這兩個地方都是渺無人煙的蠻荒之地。那麼,是否可以說丹麥千年來的歷史,就是由失敗和屈辱組成的呢?不,我們還應該來看看丹麥歷史的另一條主線。
1282年,在貴族的壓力下,丹麥國王埃里克五世被迫簽署「大憲章」,承認王權必須收到制約,並定期召開等級議會(同英國的「大憲章」和「模範議會」差不多同一時代)。從此,議會在丹麥的政治生活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784年,王太子腓特烈實行了一系列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徹底廢除農奴制和封建勞役制,鼓勵工商業發展,使丹麥緊跟著英國的腳步駛上了產業革命的快車道。
1849年,在國內資產階級革命的推動下,丹麥制憲會議通過憲法,規定丹麥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和兩院制議會,丹麥跨入了民主時代。
二戰後,丹麥開始了建設以高福利、高收入、高稅收、高消費為特徵的福利國家的探索。丹麥先後加入了北約和歐盟,利用北約的集體防禦體系使自己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並利用歐盟的市場,而它的人均收入高於歐盟的平均水平。
在國家越來越小的歷程中,丹麥人逐漸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放棄了爭霸歐洲的思想,轉而走和平中立的道路,集中精力建設自己的家園。丹麥在人類文明的旅程中後來居上,是世界上最早進入民主軌道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還是最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之一。丹麥最早消滅了文盲,建立了發達的福利制度,人均GDP穩居發達國家的上游,被視為世界上廉潔國家的楷模。
兩千年前的羅馬時代,丹麥人是未開化的北蠻;一千年前的海盜時代,丹麥人是渾身透著魚腥氣的野蠻人;而21世紀的今天,丹麥人已經成為世界上文化素質最高的人群。驀然回首千年之路,丹麥所失去的,是統治者的野心、慾望與虛榮,而得到的,則是大多數國民的福利、文明和民主。
童話大王安徒生(1805∼1875)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超過了丹麥歷史上的任何一位大人物,憑藉他夢幻般的筆桿,使得丹麥在「海盜王國」的惡名之後,又贏得了「童話王國」的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