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3-08 08:02:56作者:
利用貿易力量實現中國自由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吹噓太多,已經被人遺棄了,不過,新聞記者詹姆斯·曼安寫的一本書讓我們再次想起了這一力量。貿易改變了中國:貿易讓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更加迅猛的增長,社會主義經濟進一步萎縮。中國人在工作、生活方式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選擇。然而,除了選擇如今的政治制度,中國人沒有其他選擇。
曼安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洛杉磯時報》駐北京辦事處主任,他當時寫了一本書,書名叫做《北京吉普》,寫的是有關一些外國團體北京進行早期經濟冒險的故事,如今他又有一本新書:《中國幻滅:看美國領導人如何為中國壓制開脫》,是短小精悍的暢銷書,教人如何打破美國對華貿易的不實幻想。
曼安在書中寫道,每個人都在猜想,中國的政治體制一定會對外開放;但是如果它最終沒有對外開放,我們又該怎麼辦呢?如果中國全面融入國際經濟體制而同時卻一直保持非民主政體,我們又該如何呢?
中國還不富裕,但是外國投資和對外貿易讓中國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外國公司要求它們的財產權以及合同賦予的權力得到有效保護,如果中國為這些公司提供這樣的保護,而不給中國人民提供政治保護,這該是怎樣的境況呢?中國人可以喝到星巴克咖啡,卻沒有選舉權。中國人擁有網際網路服務,但是他們又能用它做些什麼呢?
曼安並沒有說中國即將成為美國的軍事威脅,他只是說,中國不可能成為擁有類似美國的政體。自1989年以來,美國採取的所有對華政策都是在美國民眾中得到證明,為的就是這些政策有助於開放中國的政治體制,然而,美國這次政治買賣卻因為美國社會一些只知道掙錢的特定利益團體攪黃。
這些利益團體關心的不是政治,當然更不會關心中國的政治發展進程。他們不是那些利用貿易力量實現中國自由化的鼓吹者,最少,他們即便有這樣的意圖,也並不堅定和堅持。經常發表公共言論是會威脅他們的經濟利益的,因為中國政治發展畢竟不是他們關心的東西。
雖然政治家和一些新聞媒體記者不斷打出「貿易力量實現中國自由化」這張王牌,但是這張王牌卻被人看了底牌,沒了新意。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張牌打不得了,圍堵蘇聯的社會主義直至蘇聯最終內向爆炸,實現這一目標,美國及其盟友用了四十年的時間。當時,有很多反對者嘲諷圍堵政策是懦夫行為,是對西方價值觀的背叛,有時圍堵政策真的就像別人所批評的那樣,但最終,這一戰略還是起到了作用。
只要還算得上是一種戰略,貿易和投資就是主動的。曼安希望美國對中國採取更加主動出擊的戰略,但他的書中沒有提及這一戰略會起到怎樣的作用,以及採取這一戰略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