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政府在中美貿易問題上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即美國、西歐等都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但是在中美貿易問題上,美國自始至終用市場經濟學原理來研究中美貿易問題,乃至處處被動。
上當之一:
美國匯率大棒失效。美國政府曾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為瞭解決美日貿易,成功地迫使日本簽下著名的「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兌美元從300:1飆升到90:1。美國人嘗到了甜頭,為解決中美貿易,他們故伎重演。但是日本是市場經濟國家,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包括勞工制度。相反,雖然中國一直在搞經濟改革,但是政治改革空白,中國仍然是專制國家,不僅法律制度不完善,而且官大於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普遍存在。美國政府不瞭解中國國情,中共十分則清楚,人民幣匯率只是第一道防線,人民幣升值在50%以內,都不會對中國出口產生多大影響,縱深防禦是中國的勞工制度。在中國,工人的工作時間和工資待遇得不到法律的認真保護。中國企業可以用工人加班或削減工資來降低成本,以保證出口產品廉價。所以在一番舌戰後,中共忸忸躡躡地退出第一道防線,於2006年下半年放寬了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美國人卻發現這次匯率大棒打在棉花上。
上當之二:
中共佔便宜賣乖。在市場經濟體系裡,匯率是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的主要手段之一。匯率大棒失效,美國人不免尷尬無語和彌茫,中共則要反擊了。其策略讓美國人無地自容,中共不但滿足了美國人的要求,不斷促使人民幣升值,而且還帶上一份厚禮。上月,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率龐大的經貿代表團訪美,簽下160億美元的大訂單,這月,中共又一個代表團赴美採購。此外,中共相關各級官員在不同場合都顯示高風亮節,「中國政府是一個負責的政府」,「我們誠心解決中美貿易問題」,「中美貿易需要通過對話來解決」,「……我們願意奉陪到底。」中共最大的收穫是用中國特色的人治打敗了美國的法治,用笱延殘喘的專制集權制度打敗了代表世界潮流的自由民主制度。這樣一來,以後在很多問題上,美國人都缺乏理直氣壯。
上當之三:
中美貿易問題不但但是匯率問題,中國人喜歡儲蓄、消費疲軟。這是美國財長保爾森的態度,言下之意中美貿易問題在短期內很難解決,需要等到中國中產階層的形成,目前中國政府已經盡力。這給美國國會中的鷹派潑了一頭涼水。很明顯,保爾森還是在用市場經濟原理來解釋中國居民的消費。他為什麼不換一個思路?中國工人工資是美國工人工資的4%,中國工資收入在1980年約佔GDP的29%,但在2005年只佔GDP的11.8%。中國人消費不足主要是因為工資太低,工資太低才導致企業產品廉價。這樣,他就明白為什麼匯率大棒失效,不至於又上第四當。
上當之四:
人民幣升值,中國的貧富差距加劇。自從中共放寬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人民幣已經升值8%(大約)。誰從人民幣升值中受益?中國廣大農民仍然十分貧窮,基本上沒有外匯儲備,也就得不到人民幣升值的好處,相反人民幣造成進口的農產品更加便宜,農民受到更大的衝擊;城市中的中下階層也沒有多少外匯儲備,同樣得不到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好處;目前0.4%的中共官僚權貴控制了中國70%的財富,這些人則因人民幣升值,其財富的含金量更高。所以人民幣升值只會加劇中國貧富兩極進一步擴大。自鄧小平始,中共的政策就是要為一小部分人快速致富」創造」有利條件。布希政府無疑是助紂為虐,為害中國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