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民生投入全世界最低說明什麼?

發表:2007-05-22 22:2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學教研室教授吳忠民近日指出,中國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佔GDP比例之低居全世界第一,比非洲貧困國家還低。吳教授指出,我國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改革,以不成功為多數。社會保障、義務教育、公共衛生、住房的改革也在其中。(《中國青年報》7月5日)

國人常有「全世界第一」的情結,但這個「全世界第一」不僅不值得自豪,反而應當喚起我們深深的憂慮。基本民生投入佔GDP比例比非洲貧困國家還低,從一個角度表明政府職能的錯位和不到位。我們的政府是人民政府,但對基本民生的投入做得如此差勁,理當引起深刻反思。

筆者手頭有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研究員關於中美兩國財政公共服務程度比較的資料。以2004年兩國財政支出為例,我國用於行政公務支出的比例為37.6%,美國為12.5%;我國用於經濟建設支出的比例為11.6%,美國為5.0%;我國用於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支出總量為25%,美國為75%;用於其他支出的,我國和美國分別為25.8%和7.5%。

我國政府行政公務支出的比例約3倍於美國政府,表明我國行政成本高昂。這與政府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和自己花錢大手大腳密切相關。我國政府直接投資經濟建設的支出約2倍於美國政府,表明政府直接充當市場主體的現象比較普遍。同時,由於政府用於行政公務和經濟建設的開支比例偏高,無疑會產生對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方面投入的「擠出效應」,致使我國政府用於這方面的投入僅為美國的三分之一;而民生投入和與之密切相關的社會保障、義務教育、公共衛生、住房改革,正是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生投入是公共財政支出最基本和最應該優先保障的內容,這在理論上沒有任何疑點。但是,民生投入在實際操作中常常被懸空,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長期得不到改善,要害不在於認識不到位,而在於政績觀的偏差。民生投入不會立竿見影地促使GDP快速增加,也難以做出顯眼的政績。在惟GDP是論的政績觀及相關考核體系影響下,教育高收費成了「拉動內需」的理由,醫療市場化成了「減輕政府負擔」的理由,飢餓供地以拉動房價成了「經營城市」的理由,而讓老百姓上得起學、看得起病和住得起房,正是基本民生投入的基本內涵。

從更深層次看,一些地方甚至一些公共財政極其窘迫的市、縣,無錢投入基本民生,卻有錢不斷翻新辦公樓,購買豪華車,有錢讓領導幹部周遊列國考察觀光,有錢修建大廣場、出「大手筆」,與地方領導手中的權力沒能得到有效約束密切相關。按理說,各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都要經人大常委會同意,但在實踐中,一些地方政府對公共財政支出的自由裁量權過大,公共財政支出不是人民意志的反映,而是領導意志亦即權力意志的反映。

公共財政本來是公民的血汗錢,但在基本民生投入上如此寒磣,不能不說是一種制度不公。增大基本民生的投入,是讓絕大多數公眾共享改革成果和建立和諧社會的題中之義。基本民生的投入佔GDP比例全世界倒數第一,需要地方政府及領導幹部樹立科學的政績觀和正確的權力觀,更需要從制度建設上入手,加強對公共權力的制約,使增大民生投入、關注弱勢群體成為地方政府的自覺行動,成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中國經濟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