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力的危機:中國當代面臨著一系列的社會病

發表:2007-07-30 12:4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當代面臨著一系列的社會病,其中公信力的危機是中國當代最嚴重的社會病。光明觀察發表署名王建光文章表示,這種公信力危機的社會病,有的是社會結構性的矛盾造成的,有的是社會轉型造成的,有的是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不同步造成的,也有的是政府和社會相關部門沒有與時俱進,工作方法落後、或不負責任造成的。

  什麼是公信力?簡單地說有兩個內容,一是社會或其中的不同主體對公共機關、政府部門行使權力的信任度和認可度的一種表示,二是社會大眾對社會某種特定權力和角色形象和言行的心理認同。初看起來,公信力好像是很感性的,但其實是理性的,決不是Fans的行為。

  文章稱,如果社會不同角色缺少公信力,久而久之,便造成社會大面積的「信任危機」的現象,這種現象是十分可怕的。

  一.社會公權力的公信力面臨挑戰。

  一般說來,公權力是政府部門根據憲法和法規所得到的對社會治理權力。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歷史階段,公權力的內容有多有少,範圍有大有小,但其目的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發展。表面上,公權力來源於憲法,但事實,公權力最大的來源是來自於社會大眾的心理授權,即對國家機器、行政體制、公務員隊伍的心理認同,而這就要求作為我們政府代表的公務員應當居於道德的制高點上,以儀天下。在很大程度上,「社會公權力」幷不是指「中央政府」一個概念,它是通過各級公務員和政府基層和職能部門來體現的。

  本處說到今天社會公權力的信任危機,其意是說人們對「有關部門」所說的話不僅是大都不信,反而是下意識地向其相反的方面理解,可稱其為「壞向思維」。當公權力失去公信力的情況,人們對公共權力部門發布的任何信息都會向相反的方面理解,或從反面的角度來看待,要麼就向較「壞」的一面理解。對其正面的講話,人們往往會懷疑「是真的嗎?不可能吧!」若是負面的,又往往是認為「很有可能的」。即使是已經被證明為道聽途說的傳言,人們仍然是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事例不勝牧舉,如,當「有關部門」說,當前某種食品供應穩定,質量可靠,老百姓往往理解成某種食品肯定出現了問題。當有關部門說「某某問題」幷沒有造成社會的不安時,人們往往都會理解成「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問題。從前幾年的非典事件到松花江污染事件,再到近年的一些群體性的治安問題,社會大眾的許多反應往往是如此。

  二.媒體的公信力和責任感的喪失。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報紙」和「記者」都是神聖的字眼,他們對社會事務的參與不僅是積極的,更是負責任的。「記者」不僅是無冕之王,有時更如「蜘蛛俠」一般,成為許多一籌莫展的老百姓的救星。那個時候,「報紙都報導了」的語言幾乎成了真理的標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國家法律和中央文件的作用。由於中央文件不是每個人都能見到的,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報紙的作用對社會的影響是更為直接和具體。

  但是,現在的一些媒體不僅沒有社會責任感甚至也無基本的職業道德。有的為了吸引眼球、提高知名度,不惜消費自己做人的基本良知。胡編亂造、捕風捉影,成為工作的不二法門。現在當你告訴別人一件事,說是「報上說的」,人們的第一回答往往是「報上說的你能相信?」想想近年來一系列的假新聞,真讓人難以理解。

  如果一個國家的媒體做到了這種地步,其公信力已經蕩然無存。那麼其代表的社會的良心也就真的不在了。

  三.知識份子的公信力和正義感形象的淡化。

  雖然不能說某種專業的知識份子被某種行業集體收買,但相當數量的知識份子在向金錢獻媚,其言行卻是白紙黑字有具可查的。知識份子的公信力和正義感形象的危機造成了其社會角色和形象的降低。以致於現在,不少人對於媒體上的「專家」、或其某種言論往往不以為然,甚至拍磚批評。

  對此, 「專家」們不要一味地責怪社會大眾素質太低,即使你掌握了真理,那傳播真理也是需要技巧的。事實上,當我們每個人都感到住房價格飆升不止時,你還在引經據典地說房價不貴;當大家越來越感到菜籃子的沈重時,你還在喋喋不休地告訴大家,這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時,百姓能認可你嗎!也許真的,從某些專家的收入角度來看,房價確實不貴,肉價還應有上漲的空間,但你知道百姓的感受嗎?難怪社會上已經有了一種共鳴:不要相信專家!

  北大教授賀衛方在其博客《精英們為什麼會被誤解》上曾經舉例說,有些經濟學家的作為害了經濟學界,「他們的行為已經超出了正常收入。你把你自己弄得很富,我覺得這對於全世界的知識份子群體都是一個恥辱性的問題,他們不僅敗壞了個人聲譽,還敗壞了這個學科的公信力,最重要的是,還降低了知識份子的身份。它導致了整個知識份子群體不被人所信任,別人會認為要麼匿是跟權力有所聯繫,要麼就是跟利益有所聯繫。這樣就產生了信任的危機。」我想,賀教授說的還是很客氣的,事實上,讓社會產生信任危機的也不僅僅祗是經濟學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這三種信任危機往往都是結合在一起出現在大眾面前的。一旦出現什麼重大的社會問題,「有關部門」的談話往往不能及時給大眾釋疑解惑,有的發布虛假錯誤或片面消息,也有些「專家」往往會出來發表幷非公正的談話,有些媒體即會有意無意地以訛傳訛。近期出現的的假包子事件,不論其本質是「假包子」還是「假新聞」,不論這種現象是個別還是一般,其背後隱藏的是公眾對社會及媒體的極度不信任還是顯而易見的。

  假如有一天,中國進入戰爭狀態,我們的媒體、我們的「有關部門」的消息得不到公眾的信任怎麼辦?社會大眾會不會更向相反的方向理解,向更壞的方面理解?假如那樣,我們還能同仇敵愾嗎?還能萬眾一心嗎?還能肝膽相照嗎?還能眾志成城嗎?

  顯然,公信力問題也是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問題呀!(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光明觀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