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最近登載有關中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的報導;報導援引專家的話說,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已經蔓延到中國的25個省和自治區。報導說,中國過去在這類公共衛生事件中缺乏透明度,這使全世界對目前的豬藍耳病疫情感到關切。
《紐約時報》的報導說,儘管中國政府承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毒對沿海和南方的豬群帶來了毀滅性災難,但是中國政府沒有承認專家們認為很清楚的一個事實:豬藍耳病毒正在迅速向內陸和西部蔓延。
然而,中國農業部15號發布消息說,通過採取免疫和撲殺相結合的綜合防控措施,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擴散蔓延的趨勢目前已得到初步遏制」。
《紐約時報》的報導與中國農業部的消息顯然很不一致。
原陝西人民醫院主治大夫金福生表示,中國有關方面要虛心對待《紐約時報》的報導,以科學態度從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的防控,加緊趕製疫苗。他表示,拿出以前對付非典的辦法來,豬藍耳病疫情是可以控制住的。
金大夫還說,中國應當爭取外國獸醫界的幫助與合作: 「我們要客觀對待媒體,如果有問題就從科學觀點處理。地方防疫系統組織力量,憑國內的技術三四個月就可以解決。我覺得用當年控制禽流感的力量來控制就一定能控制住。」
公共衛生活躍人士胡佳表示,中國國內媒體在豬藍耳病疫情的披露方面做的不好: 「要歡迎他們,把他們的技術引進來,更快。我們提供方便,你們提供科技,這樣合作一定有好處。不能敵視,敵視解決不了問題。尤其農村這一塊。」
胡佳說,中國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有待加強: 「2個月前我去天津,在薊縣這個離北京很近的地方,農村大量的豬得了這種病,結果都被埋了。這種病還有口蹄疫等在北京周邊都有發生。但是這些情況尤其是北京及其周邊的情況我都沒有在國內媒體上看到過。」
《紐約時報》的報導表示,豬藍耳病疫情帶來的後果是豬肉供應短缺以及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對此,胡佳說,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豬肉供應短缺表示關切,但是政府的干預已經難以解決市場經濟下副食品的供應問題: 「在大陸生活的老百姓對食品安全的意識非常淡漠,到現在還有人重複‘不乾不淨吃了沒病’,似乎中國人的腸胃就應該是鐵打的,能夠承受各種有毒食品,農藥殘留物。的確很古怪,一方面說有豬藍耳病,口蹄疫,另一方面大家又去買肉吃,好像兩者是割裂開的。」
《紐約時報》的報導說,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在向中國施壓,讓中國同它分享豬藍耳病毒研究和組織樣本。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的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