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9-12 06:29:21作者:劉長溫
提起劇院、劇場,源遠流長——按照《辭海》的「劇場」詞條,在公元前的西漢時期就已有出演樂舞雜技的露天廣場,這已是露天劇場的雛形。在《晉書·樂志》中記載,當時京都洛陽有一座名叫「平樂觀」的古樓,就常有百戲在那兒表演,平樂觀可稱為我國古代較早的劇場。
隋唐時百戲繁榮,當時表演都設於寺廟之內,各寺院中的「戲場」及後世的「廟臺」,都成為演出百戲的劇場。《隋書·音樂志》載,公元606年正月,隋煬帝曾下令把各地百戲集於洛陽匯演,在皇宮外搭起「看棚」供帝王貴族觀看。這種較為雅緻的室內劇場,當時稱為「舞筵」、「錦筵」。到了宋代,戲劇進入發展新時期,技藝成熟,劇目繁多,開始出現營業性出演的劇場,稱為「邀棚」、「勾欄」或「瓦肆棚子」,也就是用欄杆隔起來的簡易劇場。
在遼、金、元時期,老北京的戲台大都設在廟宇內,門口高挂紙榜,寫明當天要上演的劇目。當時的戲臺已建成前面突出,可三面圍觀表演的舞臺,臺前有帳,臺後有牆,並有上下場左右兩扇門出入,已經具備了我國傳統劇場的基本形式。到明末的北京,臨時性的劇場已被固定性的劇場所替代,這種劇場舞臺結構,成為後世劇院建築的源頭。
在清朝時期,劇場的建築規模已較大,劇場內的裝飾和佈置也更加精美。在皇宮紫禁城內,寧壽宮有暢音閣戲臺。慈禧為她六十壽誕,花費71萬兩白銀在頤和園還興建了德和園大戲樓,宏偉壯麗的三層大戲樓和扮戲樓、頤樂殿、看戲廊等,前後三進院落,佔地三千八百多平方米。
戲臺設計造型獨特,上有天井、下有地井、台上有滑車,演戲時能「天降神仙」、能從地底「鑽出鬼怪」,在當時頗為神奇。在這個戲樓,宮內太監的戲班和宮外的譚鑫培、楊月樓等的三慶班、同春班經常演出,慈禧則愛看《黃鶴樓》、《定軍山》、《群英會》、《四進士》、《金山寺》等。相傳慈禧是個大戲迷,常住在頤和園,整日在德和園內看戲,終日無倦容,她在十三年裡,竟看過不同內容的戲二百多出。
民間從清朝早期起,北京城已經出現有戲劇演出的茶園、茶樓戲園子和在會館內戲台上出演的戲劇。當時,按不得影響皇宮王府貴族安靜生活的規定,一律設在外城,所以戲園大都集中開設在前門外繁華的鬧市裡。
在清代三百年的早、中、晚期,都有當時所謂的「四大名園」:早期的為太平園、四宜園、月明樓、查家樓;中期的為方壺齋、蓬萊軒、升平軒、與廣和查樓;晚期的是廣德樓、廣和樓、三慶園、慶樂園戲園。
所謂查家樓、廣和查樓、廣和樓,就是最早、最著名的「查樓」。查樓原是明末鹽務臣商查氏的花園,《宸垣識略》書中雲:「查樓在肉市,明代巨室查氏所建的戲樓」。最初查氏後人把花園兒改成茶園,建了個小型戲臺,邊賣茶邊有藝人說評書、演雜耍。後於清同治年間易主,由北京東郊務農的「白薯王」王靜齋經營,改名「廣和樓」,增大戲台面積,經常邀來好的戲班來演出,成為老北京最早對平民百姓公演戲劇的劇場,譚鑫培、楊小樓、梅蘭芳、馬連良、譚富英、裘盛戎、袁世海等,都先後在這兒演出過。
最初廣和樓和其他戲園的佈置,都是有茶點供應的「茶園」式:臺前是兩根大臺柱子,戲臺前是一條長桌或幾張八仙桌,兩旁是大板凳,桌上可以放茶壺、茶碗、食品,人坐著要側著身子看戲。兩廊下和後排則是散座的大條凳,樓上前排全是包廂,包廂後面全是散座兒。直到上世紀二十年代後,戲園座位才改為一排排的長椅子,也從最初女眷不能進戲園,逐漸改為男的坐樓下,女的坐樓上,最後發展為男女可一起合座看戲。
那時戲園子裡除有捧角兒的亂喊叫外,前臺還出現了「三行」,即茶水行、小賣行、手巾把行。正像侯寶林先生相聲裡所描述的,那時戲園裡沏茶倒水、賣煙卷花生瓜子的、扔手巾把的,一片嘈雜,一直到壓軸戲開演,才稍靜下來。
民國以後提倡文明新風,破除封建傳統舊習,在京城首開劇場的夜晚演出,文明看戲,也開創了女伶可與男演員同臺出演等新風氣。先後在內城外城開設了新型劇場,如長安大戲院、吉祥劇院、開明劇場、第一舞臺、華北戲院等,演出反封建爭取民主自由的新京戲、新評劇、話劇等文明戲,著名坤伶劉喜奎等女伶,在華北戲院出演的新時裝戲曾轟動京城,曹禺的《雷雨》、《日出》等,也曾在長安戲院、北京飯店等地由北平劇社演出。
會館戲樓則從另一側面反映了北京劇場和戲曲發展的歷史。清代在城南地帶建有很多會館,正乙祠銀號會館、湖廣會館等會館都建有戲臺,以戲曲等節目宴請同行同鄉,聯絡感情以利於經商交易。最早1667年在前門外西河沿的正乙祠銀號會館,戲樓雖不大,但其庭院、戲臺、臺柱等卻古色古香,成為老北京時獨特的會館戲樓,經常有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余叔岩等大師出演京昆戲曲、曲藝、雜耍或辦堂會。如今,正乙祠銀號會館,改名正乙祠戲樓,仍有對外戲曲演出,是老北京戲園中保護最好的古代劇場。
隋唐時百戲繁榮,當時表演都設於寺廟之內,各寺院中的「戲場」及後世的「廟臺」,都成為演出百戲的劇場。《隋書·音樂志》載,公元606年正月,隋煬帝曾下令把各地百戲集於洛陽匯演,在皇宮外搭起「看棚」供帝王貴族觀看。這種較為雅緻的室內劇場,當時稱為「舞筵」、「錦筵」。到了宋代,戲劇進入發展新時期,技藝成熟,劇目繁多,開始出現營業性出演的劇場,稱為「邀棚」、「勾欄」或「瓦肆棚子」,也就是用欄杆隔起來的簡易劇場。
在遼、金、元時期,老北京的戲台大都設在廟宇內,門口高挂紙榜,寫明當天要上演的劇目。當時的戲臺已建成前面突出,可三面圍觀表演的舞臺,臺前有帳,臺後有牆,並有上下場左右兩扇門出入,已經具備了我國傳統劇場的基本形式。到明末的北京,臨時性的劇場已被固定性的劇場所替代,這種劇場舞臺結構,成為後世劇院建築的源頭。
在清朝時期,劇場的建築規模已較大,劇場內的裝飾和佈置也更加精美。在皇宮紫禁城內,寧壽宮有暢音閣戲臺。慈禧為她六十壽誕,花費71萬兩白銀在頤和園還興建了德和園大戲樓,宏偉壯麗的三層大戲樓和扮戲樓、頤樂殿、看戲廊等,前後三進院落,佔地三千八百多平方米。
戲臺設計造型獨特,上有天井、下有地井、台上有滑車,演戲時能「天降神仙」、能從地底「鑽出鬼怪」,在當時頗為神奇。在這個戲樓,宮內太監的戲班和宮外的譚鑫培、楊月樓等的三慶班、同春班經常演出,慈禧則愛看《黃鶴樓》、《定軍山》、《群英會》、《四進士》、《金山寺》等。相傳慈禧是個大戲迷,常住在頤和園,整日在德和園內看戲,終日無倦容,她在十三年裡,竟看過不同內容的戲二百多出。
民間從清朝早期起,北京城已經出現有戲劇演出的茶園、茶樓戲園子和在會館內戲台上出演的戲劇。當時,按不得影響皇宮王府貴族安靜生活的規定,一律設在外城,所以戲園大都集中開設在前門外繁華的鬧市裡。
在清代三百年的早、中、晚期,都有當時所謂的「四大名園」:早期的為太平園、四宜園、月明樓、查家樓;中期的為方壺齋、蓬萊軒、升平軒、與廣和查樓;晚期的是廣德樓、廣和樓、三慶園、慶樂園戲園。
所謂查家樓、廣和查樓、廣和樓,就是最早、最著名的「查樓」。查樓原是明末鹽務臣商查氏的花園,《宸垣識略》書中雲:「查樓在肉市,明代巨室查氏所建的戲樓」。最初查氏後人把花園兒改成茶園,建了個小型戲臺,邊賣茶邊有藝人說評書、演雜耍。後於清同治年間易主,由北京東郊務農的「白薯王」王靜齋經營,改名「廣和樓」,增大戲台面積,經常邀來好的戲班來演出,成為老北京最早對平民百姓公演戲劇的劇場,譚鑫培、楊小樓、梅蘭芳、馬連良、譚富英、裘盛戎、袁世海等,都先後在這兒演出過。
最初廣和樓和其他戲園的佈置,都是有茶點供應的「茶園」式:臺前是兩根大臺柱子,戲臺前是一條長桌或幾張八仙桌,兩旁是大板凳,桌上可以放茶壺、茶碗、食品,人坐著要側著身子看戲。兩廊下和後排則是散座的大條凳,樓上前排全是包廂,包廂後面全是散座兒。直到上世紀二十年代後,戲園座位才改為一排排的長椅子,也從最初女眷不能進戲園,逐漸改為男的坐樓下,女的坐樓上,最後發展為男女可一起合座看戲。
那時戲園子裡除有捧角兒的亂喊叫外,前臺還出現了「三行」,即茶水行、小賣行、手巾把行。正像侯寶林先生相聲裡所描述的,那時戲園裡沏茶倒水、賣煙卷花生瓜子的、扔手巾把的,一片嘈雜,一直到壓軸戲開演,才稍靜下來。
民國以後提倡文明新風,破除封建傳統舊習,在京城首開劇場的夜晚演出,文明看戲,也開創了女伶可與男演員同臺出演等新風氣。先後在內城外城開設了新型劇場,如長安大戲院、吉祥劇院、開明劇場、第一舞臺、華北戲院等,演出反封建爭取民主自由的新京戲、新評劇、話劇等文明戲,著名坤伶劉喜奎等女伶,在華北戲院出演的新時裝戲曾轟動京城,曹禺的《雷雨》、《日出》等,也曾在長安戲院、北京飯店等地由北平劇社演出。
會館戲樓則從另一側面反映了北京劇場和戲曲發展的歷史。清代在城南地帶建有很多會館,正乙祠銀號會館、湖廣會館等會館都建有戲臺,以戲曲等節目宴請同行同鄉,聯絡感情以利於經商交易。最早1667年在前門外西河沿的正乙祠銀號會館,戲樓雖不大,但其庭院、戲臺、臺柱等卻古色古香,成為老北京時獨特的會館戲樓,經常有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余叔岩等大師出演京昆戲曲、曲藝、雜耍或辦堂會。如今,正乙祠銀號會館,改名正乙祠戲樓,仍有對外戲曲演出,是老北京戲園中保護最好的古代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