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9-25 01:18:33作者:
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和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按中國古代曆法的解釋,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從時令上說,中種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關於中秋節的由來,有源於唐代(618—907)唐玄宗游月宮的浪漫故事:唐玄宗中秋之夜在宮中祭月時,隨侍道人作法,將手中枴杖化作空中銀橋後,玄宗步入月宮。但見門樓匾額上書「廣寒清虛之府」,門口的高大桂樹下白兔正在搗藥,宮內嫦娥諸仙女在悠揚的樂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從月宮歸來,命人整理出暗自記下的舞曲,命名為《霓裳羽衣曲》。月宮之所以稱「廣寒宮」,也與此傳說有關。
唐代(618—907)初年,中秋節被正式定為節日。至宋代(960—1297),該節已十分熱鬧。顯貴豪門、民間百姓多以先睹月色為快,或者登小小月臺,擺開家宴,全家團圓。後來在賞月之時又融入了賞燈的風俗,但與元宵節不同,這些燈多放置於水面。各地街市的懸燈,也是為助月色。明代(1368— 1644)的祭月活動已遍及全國,親友互贈月餅、月果已成禮俗。
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賞月是由祭月發展而來的。祭月是中秋節最重的一項活動。祭拜對象是月神。大多數地方是遙向清空拜月,有的地方是拜木雕月神像,有的地方則張挂木刻版印的「月亮紙」。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如同端午節的粽子,月餅自然也成了中秋節的另一象徵。相傳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代。唐太宗與群臣歡度中秋時,手持吐蕃商人所獻圓餅,指著空中明月笑道:「應將胡餅邀蟾蜍。」隨即將胡餅分與群臣共食,從此就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說起源於元代(1279—1368)末年的農民起義,曾利用月餅來傳遞中秋夜起義的信息。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中秋節寄託了人們「花好月圓人團聚」的祈望。
相傳,中國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