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12-23 04:40:28作者:
要想健康長壽,離不開對人身精、氣、神的保護和培養。民間有諺語說道:"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精、氣、神到底是什麼?現代醫學中或許並沒有專門的理論或篇章做專門的研究和闡述,但這對於生命來說,是非常重要、又是確實存在的。
有經驗的醫生,不論是西醫還是中醫,都需要對患者有個基本的第一印象。西醫要注意他的精神狀態、神志、思維、反應等,中醫就是要"望診"。一眼望去,對患者的基本身體情況,應該是心中有幾分數了。這就是對他的精、氣、神先有一個大概的觀察。當然,進一步的脈診、問診等等,仍然離不開對他的精、氣、神的瞭解和判斷。
中醫對精、氣、神的研究和論著非常之多,很難一言而盡。簡單地講,"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質,也是人身生長、發育、生殖及各臟腑器官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元氣是生命的本原。
中國古代的醫學家認為,萬物的生滅,本質上都是氣的聚散。"氣"在西方的傳統醫學中被翻譯為"Energy",是人身的能量之源,精與氣又互相依存。精能化氣,氣能生精,而神是精、氣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
中醫古籍《內經》中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得神健康者,表現為精神飽滿,神采奕奕,反應靈敏,面色紅潤,肌肉豐滿,四肢有力,精力充沛。相反,如精氣不足,血脈虛弱而失神者,表現為精神不振,語言無力,雙目無光,反應遲鈍,步履艱難等等。
這時在化驗單上或是接受X光檢查等,也許沒有發現異常,但精氣神已經大傷了。所以人的一生中,要時時注意對精、氣、神的保護和培養。
傳統的養生方法,如氣功、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以及按摩針灸等等,其主要機理也都在於促進精氣流通,以使病體康復。精氣流通作為傳統養生理論指導原則之一,其本質要義不外乎協調陰陽氣血,使機體各種功能處在最佳狀態,從而有益於養生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