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8-01-21 13:44:11作者:
"時代週刊"在最新一期選了紐約、倫敦和香港三城作為全球化的模範,敘述這個以共同經濟文化為特徵的"三城故事",文章還創造了一個新詞"紐倫港"(Nylonkong,Ny即紐約,lon即倫敦,而kong即香港),指出認識這三個國際性大都會,即等同認識這個全球化時代。
香港文匯報引述時代週刊的報導稱,儘管美國的經濟出現衰退隱憂,但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全球經濟增長率不俗,去年數字為百分之三點六,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則更強勁,"時代週刊"認為這就是全球化帶來的好處。
報導稱,其中紐約、倫敦和香港三城可作為全球化的模範,這三個城市有著相同的經濟文化,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構建了全球的金融網路,不但滋潤了全球經濟,也幫助中國大陸邁向現代化世界。
"時代週刊"認為,三城都有強勁的發展潛質,共通點就是市民適應力強。三城過去(或現在)都是一流的港口,港口帶動了貿易,都曾推動三城由製造業向服務業轉型,同時吸引各地移民湧至。除紐約、倫敦都有為數很多的移民外,香港更可謂是僑居者之地,數十年來都得到各地人的青睞。
國際貿易和人文接觸,使三城邁向以金融業為主的格局。如果說十九世紀是帝國年代,廿世紀是戰爭年代,那麼廿一世紀就是金融年代。隨著全球化的到來與及金融業的持續擴張,全球最頂尖的銀行如匯豐、花旗、高盛和大摩等都在三地設總部或分區辦事處,目的是要在金融業發達的三地上市,吸納資金。以香港為例,股票市場的資本總額,於一九九六年起的十年內,大幅跳升三倍,得益於大陸企業來港集資。
全球化除了經濟外,也包涵文化方面。移民形成三城的絢爛人文風景,讓文化變得多采多姿。世界任一個金融業界人員,受三地文化吸引,都可選擇"紐倫港"居住。
不過,文章也提醒三城,生活指數過高,會讓這些商界翹楚卻步。文章比較了香港和上海,指出前者人口僅約七百萬,但後者人口多達一千八百萬,且中國內地有多個城市都對世界舞臺躍躍欲試,香港若要在大陸經濟持續蓬勃下,必定要保持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