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五臺山僧侶在行法事(法新社)
2008.02.18農曆新年過後不久,五臺山129戶居民就將搬離這座中國佛教名山的核心景區。為了確保"申遺"成功,受拆遷影響的居民達六千人。許多居民對於當局的土地補償,表示不滿而拒絕搬遷。
中國佛教名山五臺山在2006年7月,被列入中國向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的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項目。為了獲得聯合國的批准。山西省五臺山縣已經從去年開始著手大量拆遷的準備工作。而居住在當地的居民和經營旅遊紀念品的商戶對當局的清拆補償已經非常不滿,認為此舉令他們失去原有的居住環境,也使商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謀生手段。當地居民表示,申請世界遺產必須把老百姓搬走嗎?世界遺產有這規定嗎?
根據拆遷規劃,五臺山核心景區的建築物將分兩期拆遷,第一期涉及核心景區21家企業、3個村莊,涉及一千多人,今年8月完成,預計投入5億多元人民幣。二期拆遷工作到2010年底結束,主要涉及9個村莊、五六千常住人口。
在五臺山風景區太平街做旅遊紀念品的高小姐星期一對本臺表示:"肯定不滿意,我是在這裡做生意的"。
記者:建設完後,你們可以搬回來啊。
高小姐:搬不回來了。
記者:你在當地做生意多久了?
高小姐:有十多年了,我搬進來是租人家的(房子),現在都拆了。
記者:你以後做什麼生意呢?
高小姐:那就失業了。
記者:你會要求賠償嗎?
高小姐:這個(賠償)聽說不滿,他們(居民)以後的生活,給的價錢少,顧慮以後的生活,也要考慮了。
尤其是一些在當地土生土長的老人,對風景區的一草一木更有一份難舍之情,另一名居住在當地的王姓村民對本臺表示:"肯定的,你說他是從小居住在這個地方,現在就沒了,心裏肯定不高興"。
五臺山風景區政府新聞中心主任高峰毅向新華網表示,目前拆遷的阻力主要來自於老人,由於故土難離,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從感情上對拆遷有些牴觸情緒,這需要進行更細緻的工作。此外,對不同居民的補償,也有待於和居民們進行進一步的協商。
不過,政府的補償方案卻遲遲沒有正式公布。當地一個記者站的周先生對本臺表示:"賠償要政府有文件的,具體政府出臺的很多條條框框有很多問題。"
高峰毅向新華網表示,政府將與居民協商,以購買的方式從居民手中拿到房屋產權進行拆遷,同時鼓勵這些居民或投親靠友,或自己租房子,出外暫住一年,政府將根據情況給予補貼。
五臺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崔正森認為:一旦遺產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能帶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特別是它的品牌效應和壟斷經營,會對世界遺產地發展旅遊經濟產生巨大動力。
據悉,黃山申報成功後,門票收入從每年幾百萬元增至兩億多元;雲南麗江古城原是一個只有3萬多居民的小鎮,現在每逢旅遊旺季,麗江機場每日起降的班機達27次之多,其經濟效益變化之大,可想而知。
但也有觀點認為,五臺山一旦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也為當地某些官員提供了斂財的機會。
而為此做出重大犧牲的當地民眾,又能得到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