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等大型牲畜的馴養,大約是在公元前七、八千年前在西亞出現。不久後,中國馴養了豬,成為提供肉食的主要來源。馬的馴養較遲,大約要到公元前四千年時在俄國南方出現,而在南美洲安地斯山區,駱馬也成了家畜。其中大型的哺乳類動物可以作為陸上運輸工具,在十九世紀鐵路運輸出現前,可說是人類社會的一大變革。因為在利用動物獸力之前,人類必須自己揹負重物。
大型哺乳動物的利用使人類可以長距離行動,擴展了生活的範疇,又可以載運大量貨物,幫助人類進行物資的貿易交換。可供人類騎乘的家畜包括馬、驢、騾、氂牛、馴鹿、駱駝與駱馬等。其中駱馬可以在南美洲安地斯高山棧道駝負重物,牛、馬、驢拉車載物,是古代主要的貨運工具。駱駝能抗耐高溫極限,走過廣大沙漠成為人們口中的"沙漠之舟",獨特的氂牛在西藏、蒙古等地提供駝運、肉奶品和毛皮,耐寒又團結的狗隊拉著雪橇車在極地奔馳,這些不同的動物們都是人類的好幫手。
在古代,乘用獸力是人類最主要的交通方式。牛的耐力強且力量大,主要用來拖拉牛車,運送貨物。而馬的速度快與爆發力強,常常用來乘騎作長距離的活動,更用來當做騎兵的座騎用於戰爭之中,其中人與馬的情誼常成為歷史流傳的佳話。如史上的英雄人物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13歲時馴服一匹叫做布斯菲勒的野馬,從此當成座騎,進行了數千公里距離的"亞歷山大東征",對歷史產生影響。馬是人類的主要交通工具的情況,在十三世紀讓蒙古三次西征,讓馬可波羅東來中國。在十四世紀歐洲中古時代讓重要貴族婦女乘騎,直到十九世紀初年的法國皇帝拿破崙時依舊,他騎著馬攻打奧地利勝利,也遠征俄羅斯失敗而回。所以,在工業革命之前,獸力乘用對人類有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
從"犁"這個字的含意中,即可看出牛只耕田的勞力貢獻。此外,步履緩慢卻穩重踏實的牛只,也擔任載運貨物的工作,例如,"拖板車"的使用,對傳統的農業社會就產生極重要的影響。
牛是最典型的勞力型動物,在以農業為主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牛一直是農業生產的主力,不僅可以耕田,還能拖車載貨,從農民的角度觀之,牛將其畢生力氣貢獻殆盡,以致於人們不忍食其肉,這種想法一直流傳至今,足見牛在農業社會中的份量。
描繪牛的淳樸勤勞
俗話說:"老牛拖車慢吞吞",似乎在抱怨牛只工作時的緩不濟急,其實,在以農耕為生產主力的古代,不論是犁田和拖車,牛對農業發展,是頗具貢獻的。不僅中國如此,甚至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古文明,也有使用耕牛的記載,而牛車的使用,既可載貨又可乘坐,對交通運輸的助益更具貢獻。
牛耕田,不論中外,牛耕田的景象,都是歷史上不可磨滅的記憶。
"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這句話是說,尼羅河豐沛的水源,加上衝積而來的肥美土地,為埃及的農業奠定基礎,因而有了多采多姿的埃及古文明。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不論中外古今,牛的功能都是極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