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圖:四川一家銀行的職員在數人民幣
如果將今年前四個月的物價漲幅考慮在內,今年前五個月的物價總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百分之八點一,其中城市上漲百分之七點七,農村上漲百分之八點八。在消費品中,上漲幅度最高的仍然是與低收入民眾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的價格,其在前五個月的上漲幅度為百分之二十一左右;尤其是肉禽及其製品的價格漲幅仍然高達百分之四十多。
國家統計局沒有具體談及上個月在四川汶川地區發生的地震災害對中國的通貨膨脹是否有影響。考慮到地震主要集中在西南局部地區,該地區的經濟並不發達,對全面經濟的影響十分有限,所以此次地震應該不會從供給的角度對中國業已高漲的通貨膨脹帶來進一步的衝擊。同時,相對於中國的總體經濟規模而言,受災地區的重建資金的總量也是有限的,而且重建資金將逐步到位,將分散到今後若干年的時間內完成,所以震區的恢復重建也不會從需求的角度進一步拉高通貨膨脹。
自去年年底以來,在談到中國的通貨膨脹時,中國政府總是強調中國此次通脹的結構性,否認當前在中國發生的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通貨膨脹。但是,最近公布的有關數據使得中國政府對通脹的這種解釋更加缺乏說服力。按照中國的官方解釋,中國的通脹主要發生在消費品部分,尤其是由於部分食品、尤其是肉禽類食品的價格的劇烈上漲所推動的。但是,前天公布的數據表明,中國的生產品價格也正在呈現大幅度上漲的趨勢。
在公布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數據的頭一天,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中國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的有關數據。這個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五月份的中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增長了百分之八點二。這是自今年以來,工業品出廠價格連續五個月創下三年來價格上漲的月記錄。從趨勢上看,過去三個月內,工業品價格的上漲呈現出不斷向上攀升的趨勢。事實上,中國工業品出廠價格上個月的漲幅已經高於消費品價格指數的漲幅。顯然,仍然堅持用消費品價格水平的上漲來強調中國通脹的所謂結構性特點是不合適的。
同時,另一個典型的通貨膨脹現象也正在中國出現,那就是物價和工資上漲的互相推動。就在前天,北京市勞動保障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本年度的企業工資增長的指導線,建議北京工資增長的基準線為百分之十一點五。在此之前,深圳和上海也都公布了最低工資標準的增長幅度:深圳為百分之二十;上海為百分之十四點二。中國的其他省市也將陸續公布自己的工資增長建議幅度和最低工資標準的增長幅度。顯然,今年的工資建議增長幅度的提高與通貨膨脹有著明顯的聯繫。不可否認的是,上面提到的工業品出廠價格的增長和工資基準線的提高一定會進一步提高生產和服務的成本,隨之而來的一定是服務價格和消費品價格的繼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