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要媒體連日來報導,今年上半年,整個房地產市場首次出現自一九九八年以來,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時下降的情況,多年來一直火紅的房地產市場出現罕見大幅降溫的景象。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六月十八日發布的"國房景氣指數"顯示,房地產行業景氣度已連續六個月下跌。
另一方面,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七月初發布的最新一期研究報告則指出,中國房價過去幾年一路飆漲,在漲勢大幅放緩後可能呈現小幅穩步上漲態勢,但短期內普跌的可能性較大。
其實,中國房地產不景氣早已露出些許端倪,自今年以來,各地居民儲蓄存款日增,市場資金逐漸回流金融體系,且許多建築工地推出新的建案時,前往參觀的民眾每況愈下,即使建築開發商不惜巨資刊登大篇幅的房屋廣告,甚至打出美女明星以及贈送家電用品等,仍然無法吸引大批民眾上門看屋,這與過去民眾漏夜排隊搶購新房的盛況簡直無法同日而語。
在資金退潮及民眾轉趨觀望與保守的情況下,中國房地產市場上不時傳出"退地"、"退房"及"土地流拍"的情況,且方興未艾,有愈來愈多的趨勢,凡此種種均迫使房價不得不向下調整。
面對中國主要城市普遍出現的房地產成交明顯萎縮,建築開發商呼籲相關單位重視房地產陷入不景氣的困境,並期盼能放鬆對房地產業的信貸,換言之,業者認為,造成房地產市場下跌的關鍵是從緊的貨幣政策,北京此時此刻有必要鬆綁貨幣政策,以挽救搖搖欲墜的房地產市場。
"中國經濟時報"報導,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日前發布的報告認為,二零零八年房地產行業資金缺口高達人民幣七千一百億元,相當於行業最高峰時二零零七年新增房地產中長期貸款的兩倍。
由於去年高價拿地的企業面臨付清土地出讓金的壓力,今年七月至九月份將是建築開發商資金鏈最緊的時候,一些中小型的建築開發商可能將面臨資金吃緊的生死大限,房地產金融危機已初露端倪。
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的報告分析,目前許多房地產開發商自有資金所佔比例已從百分之三十五下降至百分之三十以下,加上北京推出二套房新政,大幅提高民眾購買第二套房自有資金比例,明顯對購買第二套房者設限,一些銀行開始收緊對房地產開發貸款和購屋分期貸款,導致建築開發商資金狀況日益趨緊,影響所及,有關房地產即將泡沫的傳言甚囂塵上。
"工人日報"引述交通銀行研究部的一份報告指出,房地產市場如果出現問題,會給銀行帶來相當大的風險:一是部分房地產業高負債經營而導致信用風險,一旦資金鏈條斷裂,就會產生不良貸款;二是房地產跌價引發市場風險,因為房地產價格下跌,作為抵押物的房地產將大幅縮水,造成銀行資產損失。
此外,房地產貸款過程中存在操作風險,甚至隱藏道德風險,再加上法律限制貸款抵押品的執行,一旦貸款買房者拒不還款,銀行也不能將其居住的房屋變賣以回收貸款。
中國銀行業內部估計,這輪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將會至少持續兩年以上。房地產市場榮景前後大概有十年之久,銀行業均大力拓展房地產的貸放,如今房地產業走下波,銀行業無不擔心這些貸款能否如期回收,特別是最近這兩、三年的貸款回收風險性最大。
面對房地產的不景氣以及可能引發的金融危機,愈來愈多的人呼籲主管機關重視問題的嚴重性,併發出"救市"的呼聲,並將房地產下滑的矛頭直指從緊的貨幣政策,希望北京放寬對房地產業的信貸。
不過,也有人認為,資金吃緊並非僅只發生在房地產業,在中國人民銀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之下,其他行業也或多或少面臨資金短缺的情形,主管機關不可能厚此薄彼,只為了房地產的前景就鬆綁從緊的貨幣政策。
不久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曾公開表示,當前經濟情勢仍然相當嚴峻,必須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避免出現大的起落,同時堅決抑制物價過快上漲,保持市場和物價的基本穩定。
從溫家寶寶的談話可見,北京思考經濟問題時並非只看個別行業的榮枯,而是從更為宏觀的角度決定政策方向,除非房地產出現"硬著陸"的危機,中國從緊貨幣政策一時之間恐怕不易輕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