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台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帘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註釋】金猊:金屬做的形狀如狻猊的香爐。紅浪:散置的紅錦被,形似波浪,故雲紅浪。慵自梳頭:懶得梳頭。寶奩(lian):裝飾華麗的梳妝匣。塵滿:因長時懶於梳妝,以致奩匣上佈滿灰塵。生怕:最怕、只怕。非干病酒:不關酒吃壞了。休休:罷了。者回:即這回。陽關:樂曲名。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因有「陽關」字樣,後人亦稱為《陽關曲》或《陽關三疊》,作為送別之曲。
【今譯】金獅形銅爐中,燒完的香灰漸漸冷透,亂堆放的錦緞被子,好像紅浪起伏翻滾。懶洋洋地剛起了床,哪有心思去梳妝?任隨華貴的鏡匣積滿灰塵,聽憑太陽高高照上帘鉤。生怕離愁別恨啊!有多少知心話兒,總想向他訴說,到底還是不好開口。近來變得憔悴消瘦,並不是飲酒過度,也不是無故悲秋。
罷了,罷了,這一次他離去,哪怕唱上千萬遍《陽關》,也無法把他挽留。思念遠方的人兒啊!憂愁如迷濛的煙霧,籠罩著孤獨的高樓。只有那樓前流水,會憐惜我,整天痴痴地凝目注視,從今以後,在那離別的遠方,又重新,增添一段新的憂愁!
【評析】這是一首描寫離愁別恨的詞作。因為趙明誠外出,清照在閨中空虛寂寞,寫了這首《鳳凰台上憶吹簫》,把這種愁和怨深刻而又巧妙地表現了出來。
作者以曲折含蓄的口吻,表達了女性特有的深婉細膩的感情。上闋寫臨別時的心情。「香冷」五句,寫起床又遲又懶,爐冷卻,被掀開,頭不梳,奩未拂,日已高。「生怕」二句,點明離別之苦。「欲說還休」,含淒無限。「新來瘦」三句,申言別苦,較病酒悲秋尤甚。這種吞吐往復,使文勢既有波瀾,感情也更深摯。下闋想像別後情景。「休休」四句,嘆人去難留。「念武陵」四句,嘆人去樓空,言水念人,情意極厚。「凝眸」三句,寫「終日凝眸」的必然結果--增添新愁。全詞感情細膩委婉,抒發曲折感人。在閨怨之作中,當推首選。
【生平】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蘇軾的學生,官至禮部員外郎。母親王氏是北宋宰相王珪的長女,善文學。1101年與長她三歲的趙明誠結婚。趙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優裕,詞作多寫閨閣之怨或是對出行丈夫的思念;1107年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與丈夫南渡江寧。南渡後詞人的生活困頓。1129年丈夫病故,當年與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飽受打擊,其寫作轉為對現實的憂患。據說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八卷,但已經遺失。現有《漱玉詞》輯本。
李清照對詩詞的分界看的很嚴格,提出「詞,別是一家」。主張詞的典雅和音律性,擅長白描手法。用字自然淺顯而音節和諧、詞意婉轉。經常在尋常詞語中創出新意,在文學詞壇中獨樹一幟,在詞的內容上,她一方面以女性特有的藝術感受,使兩宋以來的婉約雅詞的題材、意境更加深化、細膩,將婉約詞派推向了新的高峰。同時通過描寫個人的苦難遭遇,反映出兩宋之交整個國家、民族的歷史悲劇。後世對李清照的詞評價非常高。宋代朱熹說:「本朝婦人能文只有李易安與魏夫人」;明楊慎:「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鄭振鐸說:「李清照是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詩人,......像她那樣的詞,在意境一方面,在風格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聲聲慢》開首三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慼慼。」全由疊字組成而意境天成。
元伊士珍《瑯嬛記》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函致趙明誠。明誠嘆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忌食忘寢者三日夜,得十五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明誠詰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易安作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