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酒稅收曾經是一些地方財政稅收的大戶頭。以高稅率來限制菸酒消費,仍然不得遏制,可見酒文化、煙文化之說,並非空穴來風。公款吃喝有多少花費在高檔酒方面,沒有見到統計,但陪官員喝酒把陪酒女士醉死的新聞卻見到過幾個。國宴官席少不了酒是沒錯的。筆者陪著吃了一餐公款酒席,4000多元,煙、酒、魚翅、飯菜各1000 元,酒約略1/4。以此計,每年1000億公款酒的花費是有的啦。
以上是多餘的話,本文在最近一期《中國新聞週刊》上看到一個大躍進期間茅台酒的舊聞新報,感覺到大飢荒年代居然為了毛澤東一句不經意的話,卻百般努力地從飢民口中奪糧大搞茅台酒躍進。其中寓言非常之深遠。事實上別人的,評論性與情緒性話語是咱的,可別讓我掠人之美,又陷人受過呀。
茅台酒有其得天獨厚的地利:無法複製的自然環境與獨特的釀製工藝,決定了茅台酒的獨一無二的味道,也決定了其產量受到一定的限制。1957年,茅台酒年產283噸,1958年躍進到820噸,1960年跳躍到912噸,茅台酒也放了"衛星"。
茅台衛星源於毛澤東無意中的一句話。當貴州省省委書記周林1958年陪毛澤東參觀成都杜甫草堂時,毛對周說:"你搞他一萬噸。要保證質量。"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之下,奉了"聖旨"的周林回到貴州積極落實。時任縣委書記的龐耀增親自抓茅台酒廠。"萬噸茅台香",斗大字的標語上了茅台酒廠河對岸。
當年建工廠的衛星回想起來真正是滑天下之大稽矣。甘肅靜寧縣謊報15天內建了1萬家工廠,而這縣總人口不過是 25.7萬人。雲南是每分鐘辦一個工廠,有的工廠的經費僅僅有人民幣2元。不過茅台酒可不敢忽悠了,茅台酒工人由幾十人增加到七百多人,釀酒原料糧食也源源不斷地從各地調來。
1960年,正是飢荒已經奪走許多人命的時節,2月20日貴州省人民委員會密電安順、畢節、銅仁、黔東南、貴陽市分別調運高粱給茅台酒廠5萬斤、25萬斤、16萬斤、5萬斤、5萬斤,共56萬斤。
據仁懷縣誌記載,1959年貴州省全省調撥茅台酒廠的糧食有:遵義11萬斤、畢節29萬斤、銅仁10萬斤、黔東南12萬斤、貴陽7萬斤、湄潭1萬斤、習水10萬斤、務川1萬斤、熄峰1萬斤,仁懷20萬斤,共計117萬斤。
有年以400萬斤大豆與四川交換了400萬斤高粱,交給茅台酒廠釀酒。
上述三筆糧食共523萬斤,就以500萬斤計罷。
筆者設想:假設飢餓者每人補充125斤糧食就可以不餓死的話,那麼,500萬斤糧食可以保證少餓死4萬人;以補充250斤活命1 人的話,則可以多活2萬人。
貴州省在以酒與農民爭口糧的同時,也在謊報產量並導致高徵購:1958年報產180億斤,實際104億斤,徵購糧高達33億斤。1959年貴州省產糧僅84億斤,卻被徵購40億斤。1960年貴州省糧食產量下降到63億斤,徵購卻高達32億斤。貴州省大躍進年間餓死多少人?
以相當於至少多餓死2萬人∼4萬人的代價,茅台酒廠多生產了1000多噸酒(產量上去了,質量可下降了喲;供高官與洋人喲)。誰知杯中酒,滴滴皆鮮血!誰知杯中酒,滴滴融白骨!
哪是啥子茅台酒喲,明明是毛氏酒嘛。
這是不是專制制度的惡果?是不是獨裁製度造的孽?
毛澤東是"人民的大救星"?還是人民的大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