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內閣秘書的盧沛寧,是歐巴馬的舊同窗兼舊同事,兩人情誼深厚。(網路圖片)
11月19日,即將就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公布了四位將隨他進入白宮的核心班子名單,其中華裔盧沛寧(Chris Lu)將出任白宮內閣秘書(Cabinet Secretary)一職,負責在總統與內閣部長之間擔任折衝協調工作。外界形容他將是美國歷來跟總統公私關係最密切的華人。
哈佛同班同學
據青年參考報導,現年41歲的盧沛寧,1966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在馬里蘭州長大。上世紀60年代,盧沛寧父親盧正陽與母親王大成從臺灣到美國留學並戀愛結婚。盧沛寧的外公王任遠於1960至1996年擔任中華民國司法行政部(法務部前身)部長、國民黨中央組織工作會主任、總統府國策顧問等高級職位。
據盧沛寧回憶說,他從小受到從事電機工程卻熱愛文史的父親的影響,每天跟著父親收看晚間新聞,閱讀政治人物的傳記,這為他今後在政界打拼奠定了基礎。
1988年,盧沛寧從普林斯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學院畢業,在校期間他曾擔任《普林斯頓人日報》編輯。此後,他到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習,成為歐巴馬的同班同學。從那時起,盧沛寧就對歐巴馬的過人才智和領導才能欽佩不已,他至今還在讚嘆:"我仰慕歐巴馬的才華很久了。......當他說話時,人們會自然地聆聽。他能夠將人們團結在一起。"
兩傢俬交密切
哈佛畢業後,盧沛寧擔任聯邦上訴法庭第三巡迴法庭法官Robert E. Cowen的法律助理(law clerk),隨後在西德利·奧斯汀律師事務所(Sidley & Austin)工作了四年半。這裡是歐巴馬的"福地",歐巴馬就是在這家律所的芝加哥辦公室實習時,結識了妻子米歇爾。盧沛寧的妻子作為該律所的合夥人, 也和歐巴馬有過往來。同窗與同事的關係,使得盧沛寧較早成為奧巴爾最密切的夥伴之一。
盧沛寧的政治生涯始於1997年。他當年來到華盛頓,在眾議院的"監督與政府改革委員會"擔任民主黨副總律師。此後他擔任民主黨參議員約翰·克里的助手,並曾在2004年美國大選期間,擔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里的高級顧問。
2005年,歐巴馬首次當選聯邦參議員後,便立即邀請盧沛寧前往國會擔任他的顧問,盧沛寧毫不猶豫地"跳槽"到了同窗的身邊,擔任歐巴馬參議員辦公室立法主管,帶領一個15人的小組,為歐巴馬在國會立法事務中的工作提供協助,這讓歐巴馬與盧沛寧之間增添了瞭解與信任。
在歐巴馬宣布競選總統之後,盧沛寧立即開始為他效力。歐巴馬收到的第一筆政治捐款,就是盧沛寧的妻子凱瑟琳·湯普遜在華盛頓地區四出活動,親自出馬為歐巴馬募集來的。
競選團隊的軍師
盧沛寧雖然主管競選中的法律事務,但他在拉票、造勢方面同樣有作為。他經常在歐巴馬的競選網站中撰寫博客,協調組織選舉工作。在幾個月前,盧沛寧由歐巴馬的聯邦參院立法事務主管晉升為歐巴馬的幕僚長,也就是歐巴馬的"軍師"。
亞裔選票在本次選舉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據悉直到10月28日,還有34%的亞裔處於搖擺狀態。10月28日,盧沛寧親自出席兩黨競選幕僚向華裔選民說明政見的辯論會,就對手所說的"民主黨上臺後將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損害美中經貿關係 "一一反駁,宣稱歐巴馬深信美中經貿往來是互利互惠。其他辯論議題包括重振經濟的藥方、移民政策與改革、台海問題等,從現場觀眾 反應來看,盧沛寧明顯佔上風。這次政策闡釋讓不少亞裔在最後關頭倒向歐巴馬。
除了盧沛寧,歐巴馬同班的華裔同學如楊崇泰、林堅中等均與歐巴馬友好,並協助歐巴馬競選。
不想涉足外交
不過,華人身份、臺灣背景,令盧沛寧十分謹慎。他說過不想涉足"十分棘手"的外交政策領域,以免惹來不必要的猜疑,現在他擔任內閣秘書一職,相信不會引起疑慮。
內閣秘書職銜不高,但是總統身邊最信任的人之一,由演說到行政命令等任何文件,交到總統前都要經他過目,他還負責白宮與內閣成員和政府之間的聯絡工作,以確保政府各部門協力執行總統政策。
華裔從政歷史
據蘋果日報報導,1848年"瑪麗"號輪船載著首批中國人從廣東出發來到舊金山(三藩市)淘金,成為首批移居美國的華人,在過去160年間,華人人口增至360萬左右,佔全美人口1%。
在美國政壇上比較出名的華裔有:1959年,夏威夷出生的鄺友良當選美國歷來首位華裔參議員;1995年,華裔第二代駱家輝在亞裔人口佔5%的華盛頓州當選州長,成為首位華人州長;1999年臺灣出生的吳振偉,成為首位華裔眾議員。2001年,布希總統曾任命華裔女士趙小蘭為勞工部長,使其成為美國首位華人內閣成員。毫無疑問,此次盧沛寧走得更遠,他將成為總統身邊的大紅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