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雪:忽悠不了的沉默大多數(組圖)

加拿大大選顯示的華人取向

作者:盛雪 發表:2008-11-25 00:5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加拿大的聯邦大選和美國總統大選相比,顯得太匆促簡便,也顯得太悄無聲息。從總督宣布解散國會準備大選,到投票選出新政府和新總理,一共只有三十七天;各黨派候選人也沒有像美國大選那樣要搞一場又一場的轟轟烈烈的競選演說和拉票活動。轉瞬,加拿大人的生活又歸於和諧與寧靜。

不過,大選後,有不少華人的心情卻不能平靜,因為投入的情感太厚重,所以放下更不易。此前,加拿大保守黨少數政府執政了兩年零九個月,而這期間發生了不少和華人以及中國相關的事件。保守黨政府一上臺就向華裔人頭稅苦主道歉賠償,放下了歷史上遺留的歧視華人的包袱,讓華人感到欣慰。另外的一些事件則包括,2006年11月,總理哈珀出席越南亞太經合首腦高峰會前,對中國人權問題嚴厲表態,不買胡錦濤的帳;稍後,加拿大國會參議院全票通過授予達賴喇嘛榮譽公民稱號;而且,哈珀上臺兩年多,遲遲不安排訪華行程;接下來,哈珀表示無意出席北京奧運開幕式。一系列事件,讓大批喜歡遠離祖國以表現愛國的憤老憤青們感到無比鬱悶,紛紛指責哈珀的保守黨政府損害了加中關係。大選伊始,一些華裔選民高調表示,加拿大有一百多萬華人,一定要用手中的選票把保守黨選下去。

 

 


圖1、加拿大出版的中文雜誌《楓華》

 

 

一時間,類似的言論充斥了中文媒體和網路。在加拿大出版的中文雜誌《楓華》,在大選月,2008年10月號刊登的封面故事是:哈珀擇惡拒華,如何福國利民?內文除了大篇幅的批判文章外,還有侮辱性的漫畫插圖,讓哈珀坐在馬桶上拉肚子,旁邊配有文字說明:對華言論。同時,一些華裔選民也大聲唱好幾位和北京關係很鐵的華裔候選人。

 

 


圖 2、中文雜誌的侮辱性漫畫插圖

 

 

日前,我應邀到溫哥華出席國際作家節的活動,有一家老少四口請我吃飯,席間談到溫哥華擁共勢力十分活躍,成群地出沒於報紙、電臺、電視、網路諸多媒體和輿論領域。八十四歲的老人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要好好保重呀,你代表了我們沉默的大多數在發聲。記住,華人社區沉默的始終是大多數,現在他們礙於各種原因,不會站出來公開反共。但是他們也有原則有立場。"

親共的華裔候選人基本全軍覆滅

這次加拿大聯邦大選恰恰證明了沉默的大多數忽悠不得的原則。拿溫哥華地區為例,當地親共的華裔候選人基本全軍覆滅。溫哥華列治文選區的自由黨候選人陳卓愉,自1993年進入國會,旋即被委任為聯邦亞太事務國務部長,此後並三次當選,可謂人脈廣泛、資歷深厚。可惜,這位於1989年,由於譴責北京天安門大屠殺起家的社區政治人物,近年來一味的討好中共,已經到了不分青紅皂白的地步。在此前的幾次大選中,他每每打出華人牌,呼籲華人選華人。但是人們發現,他並沒有為華人謀什麼福利,倒是把自己變成了中共的座上賓,並在中國開辦生意。這次大選中,他竟然在中文媒體上作廣告,說自己是"龍的傳人"。諷刺的是,陳卓愉最終以8000票之差,慘敗給保守黨候選人,"龍的女傳人"華人黃陳小萍。

另外,號稱有可能成為加拿大國會第一位大陸背景的候選人袁薇,代表自由黨參選,一路風風火火,勢不可擋。她所在的選區,是自由黨二十五年的鐵票選區,前任國會議員由於上屆當選後轉黨,被當地選民痛罵,這次決定放棄競選。人們預計,袁薇幾乎躺著都能勝選。可惜,袁薇在一片"只有親中,才能當選"的華文輿論下,亢奮不已地打出了"中國牌",結果被實力懸殊的新民主黨候選對手擊倒。有時事評論文章稱華裔候選人袁薇慘敗,主要是她的"中共黨代表"情結。她忘記了,自己是在競選加拿大的民意代表,而不是在等待被提拔為中共的中央委員。在選前的一次候選人辯論中,有選民提問,如何看待法輪功受迫害的問題。袁薇回答:"關於法輪功問題,我們的政策是不干預其它國家的內部事務。"

另一位來自北京的中國大陸移民陳衛平,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參選。他於去年六月發起創建了"加拿大民族聯盟黨",成為獨一無二的以族裔為主要特徵的政黨。 在大選中更是狂打中國牌。陳衛平雖然是在加拿大華人比例最高的列治文市參選,但只捧回了三百多票。

華人中沉默的大多數出於恐懼當前中共已經蔓延到海外的勢力,不願出面展示其政治立場,但是不會說話的選票給了他們沉默表態的權利。

2008年11月4日 (原載《動向》雜誌2008年11月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動向雜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