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8-11-27 11:21:59作者:
東方早報報導,在嚴重依賴出口的紡織業遭遇寒冬之際,棉花價格近乎自由落體式的暴跌,使得紡織業"生物鏈"基礎--棉花國際貿易的大規模違約風險隱現。今年4月以來,洲際交易所(ICE)棉花國際期貨價格累計跌幅已超過50%,據瞭解,違約率大概在1%左右,大量客戶正以各種藉口延期付款。
一家國際棉商巨頭的中國代表憂心忡忡地說,"目前看來,棉花的前景還是很暗淡,我們在考慮實在不行,乾脆到樓下去賣衣服......""我們現在是排隊等死,誰的風險控制做得好一些,品牌控制強,渠道控制做得好,誰就能夠排得靠後一些,就有機會等到下一個春天。"
對於未來的風險,幾乎任何貿易領域的商家都已著手防範。但對於國際棉商來說,由於貿易週期長,許多先前簽訂的合同,隨著棉花價格的暴跌,正逐步暴露在風險之下。
面對棉花價格的暴跌,中國政府緊急出手。從10月21日起,政府以12600元/噸的底價收儲棉花100萬噸,高出市場1600元/噸。但收儲利好未起作用,上週中國棉花期貨出現崩盤走勢。鄭州1月份期貨從14日的1萬2170元下跌到21日的1萬625元,下跌1545元,一週時間內沒有一天反彈,表現為自由落體式下跌,創出歷史新低,中國的現貨報價也創出棉花體制改革以來的新低,最低報價已經跌破1萬元。
"從市場反應來看,此次國家百萬餘噸的棉花收儲並沒有挽回市場的信心,收效甚微。"市場人士稱,"收儲公布之後,收儲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強,使長期積壓的下跌壓力頓時爆發,促使市場崩潰式下跌。這次崩潰式的下跌,導火索就是從對收儲的期望變成絕望。"
一家來自印度棉商的上海代表透露,"我們現在已經轉移陣地,啟動環保產品的進出口了,做什麼都是做,我們不可能被一個市場品種所套牢。"她說,近期,上海政府出臺的5000億元投資中,明確將環保和新能源列入其中,這讓棉商準備轉戰"環保"。
棉花貿易的洗牌也在悄然進行。業內人士透露,國際知名棉商威爾兄弟已宣布不再從事棉花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