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對西門子罰款十三億多美元
曠日持久的西門子全球行賄案,終於在12月15日告一段落。美國司法部當天宣布對西門子公司實行總金額13.45億美元的罰款,這是有史以來賄賂類案件中單家公司支付的最高金額罰款。
中國各網站在轉載這條新聞時紛紛以"西門子在華行賄曝光,涉及10億美元列車項目"為題。對於跨國公司在華行賄的新聞,近年來人們時有耳聞。2005年5 月,美國司法部披露了美國德普公司在華行賄事件;2005年12月,雲南省經貿廳原黨組書記彭木裕因接受沃爾瑪公司的10萬元賄賂被判刑5年。2007年年底,朗訊在華行賄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
洋賄賂在中國成為潛規則
香港東方日報報導說,其實,西門子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洋賄賂在中國的一些行業和領域已成為潛規則。
前中國海洋報記者、杭州自由作家昝愛宗在接受採訪時說,由於中國官僚衙門的辦事效率,西方在華公司可能也是迫於無奈,只好"入鄉隨俗",遵守當地的潛規則。
昝愛宗說:"西方那些企業到中國來未必敢主動行賄。有可能它認識到中國普遍存在的潛規則。比如,你到政府部門去辦一個證件,或是辦一個需要批准的文書,有時候,政府部門效率比較低,或者是有吃拿卡要的現象。西方這些企業也像中國一樣,它認為要想提高效率,就用那種行賄的手段。"
洋賄賂案基本由美國偵辦
香港東方日報的報導說,目前揭露的洋賄賂大案,基本上不是中國反貪部門偵辦的,多是美國司法部門提供的,因為一些洋賄賂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使美國公司利益受損。
廣州南方報業集團資深編輯鄢烈山在接受採訪時也對這種觀點表示認同。他認為,西方國家對這些案件的處理主要是基於維護公平競爭的原則。
鄢烈山說:"他們這種海外反腐敗,主要是維護他們公平競爭的原則。如果他們的企業都在海外這麼行賄的話,它就對另外那些不行賄的企業構成不公平競爭。它是從維護公正這個角度來講的。"
杭州自由作家昝愛宗認為,中國不大追究國外公司行賄案有一定的經濟原因。因為當局擔心如果對外企管得過嚴,可能會導致那些企業從中國撤走投資。
網民普遍感到震怒
每一起跨國公司在華行賄案的曝光都會引起網民熱議。一方面,網民對這種案件都是在國外媒體曝光後國人才知曉感到震怒;另一方面,網民對國內媒體都在大張旗鼓地報導跨國公司被罰,而對受賄一方是否被處理卻很少報導則感到不理解。
杭州自由作家昝愛宗指出,如果賄賂案件與外國公司無關,中國當局傳統上是懲罰受賄人,而不是行賄者。例如前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克傑和前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都是由於重大受賄案而遭到處決的。昝愛宗分析說,看來中國政府在涉外賄賂案上採取了雙重標準。
昝愛宗說:"那就說明中國的法律還是在區別對待。你比如,在對待外國的企業和中國的官員方面好像是有所區別。如果是中國的一些企業,一般都會查處受賄人。因為行賄人好像是被迫的,也就是說他是被逼無奈。因為受賄的這一方可能是有所暗示,他就來辦了。所以最後查處的受賄的人比較多。而西方的企業則是行賄者被查了,說明法律還是不一樣的。"
中國反貪部門沒啥反應令人奇怪
香港東方日報的報導稱,奇怪的是,當美國曝光發生在中國的洋腐敗案之後,中國反貪部門仍然按兵不動,似乎與己無關。
南方報業集團資深編輯鄢烈山認為,由於涉外賄賂案中的受賄方肯定是政府要員,因此,中國反貪部門自然對他們要網開一面,不願意窮追猛打。
鄢烈山說:"為什麼這邊沒有什麼反應,或者說反應不大。這個就是跟我們國內的大環境有關係。因為誰來追究呢?那當然要靠司法部門,而司法部門的主動性、積極性在哪裡?它自己有沒有權力追到底?因為行賄的受賄對象肯定是官員,是掌權人,而且受賄額度這麼大,肯定有不少的官員要落馬。因此,他們肯定要摀住的。"
中國青年報的報導說,嚴厲打擊"洋腐敗"已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不發達國家所必須面對的嚴峻現實。除了完善法制環境,盡快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制定中國的《反腐敗法》以進行制度約束以外,如何營造一個健康的商業文化環境,從軟環境方面遏制跨國公司的行賄行為,顯然也是一個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