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0日,廣東東莞一家工廠裡正在操作的女工。中國工人工資低,自己生產的產品自己買不起,所以中國大量的廉價產品賣到了全世界。(Getty Images)
(編者按:程曉農,1985年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曾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美國《當代中國研究》雜誌主編。)
(接上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這個經濟衰退是偶然的嗎?我的看法這是必然的。大家經常會從媒體裡聽到這樣的說法,就是中國的經濟改革造成了社會兩極分化的結果。但是這個兩極分化對中國社會經濟有什麼影響呢?這就是我想要重點來談一談的問題。
2006 年,美國波士頓公司曾經發表了一份全球財富報告,報告指出,中國有0.5%的家庭,戶均的金融資產,僅僅指股票、債券的存款這樣的金融資產,合在一起,大約佔中國全部金融資產的70%。去年美國的美菱公司和另外一家智庫又發表了一份全球財富報告,結論和這個差不多。也就是說,大約0.5%的家庭控制著中國70%的金融財富,而剩下的財富,30%的財富,分散在佔全國人口99.5%的民眾手裡。
對這樣的結果,社會學家有一些很形象地描述。原來的北京大學教授,現在的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李強發現一個結論,就是中國的社會結構出現了一個非常畸形的,叫做倒T字型的社會結構。 所謂的倒T字型的結構就是把英文字母T倒過來,那一橫在下邊。
這一橫大概佔中國人口的80%多,而在細細的一豎裡、最上端,就是佔人口0.5%的、控制全國金融資產的70%左右的這一小群人,剩下的就是中國的公務員,一小部分所謂的中產階層,還有一些事業單位的人,合在一起也就是佔中國人口的10%左右。
這個結果意味著在整個經濟增長過程當中,雖然改革30年,每年政府都宣布中國經濟增長率幾乎都是世界第一,最好的。那麼為什麼這麼快的經濟增長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卻那麼艱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財富的分配被一小部分權貴集團控制了。他們拿走了整個經濟的將近70%的財富,剩下的一點再分散到佔人口90%多的人中,很多家庭基本上只有餬口的一點微薄的收入。
這樣就產生了有趣的問題,雖然很多外資企業以為中國是個巨大的市場,有13億人,但是仔細來看,這13億人並不是合格的消費者。所謂合格的消費者,就是他們是不是真的有能力購買一個中等收入家庭所能夠購買的各種消費品呢?從耐用消費品、一直到服裝、水果、蔬菜,肉類等等生活方面的需要。事實上不是,絕大部分的家庭,他們那點微薄的收入只夠用來維持所謂的基本溫飽,不至於餓肚子。
換句話講,他們只能買一些最基本的食品,基本上是比較低檔次的食品,他們的消費能力是非常非常小的。 比方在中國城市有兩億左右的農民工,這些農民工除了吃飯,是捨不得花一分錢的,攢了一點可憐的工資,要拿回去養家裡的老人和小孩,因為那些人還等著他們來養活,所以這兩億人基本上就沒有消費能力。
而在城市同時有兩億左右,屬於低等收入家庭,他們也同樣沒有消費能力。留在農村的還有五、六億老人、小孩和婦女,他們的收入也是非常微薄的。今天的中國農村,務農已經不可能有多少收益了,頂多生產一點農產品,讓留在農村的人能夠有一口飯吃。
也就是說,在中國這麼龐大的國家,有將近六、七億人,基本上除了吃飯,再沒有任何錢可以購買任何消費品了。與此同時, 在這13億人口中,又有將近五、六億人是作為生產者、作為工人,每天在工作,要辛辛苦苦工作十幾個小時來掙一點微薄的工資。他們的辛苦勞動,生產出大量的產品。
按道理講,像在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裡,有十幾億人,如果只有五、六億人在每天勞動生產各種產品供給十幾億人,中國應該是個很大的市場,不需要依賴出口也照樣能夠維持經濟。但是中國現在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中國的勞動力生產的大量產品,中國人自己買不起,怎麼辦呢? 政府只能想一條路,就是把這些產品出口到全世界去,其結果是中國工人用低工資,生產了大量的廉價的產品賣到了全世界,
但是中國經濟來講,除了有經濟增長的表象以外,中國的普通百姓從中得不到什麼好處。這一點,中共政府和學者的說法叫"內需不足",就是國內需求不夠。這個話本身講得很含糊,只是描述了一個現象,就是國內人買不起東西。但是沒有解釋為什麼買不起。
剛才我們提到了收入的分配兩極化,買不起的原因,就是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政府用各種方法保護了一小撮權貴集團,讓這個權貴集團搜刮了整個社會的大部分財富,導致著這小部分人的財富過度的積累,而同時,絕大部分的勞動者基本上沒有什麼購買力。
所以,中國就出現了一個國內需求永遠不足,企業如果面向國內市場,就很難發展成為一個大的企業,很難有一個穩定、不斷發展的市場。不管經濟增長多快,國內市場的消費需求永遠是有限的。所以中國的企業如果不能出口就活不下去,反過來,如果中國企業的出口遇到障礙,那麼整個經濟很快就會滑坡,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