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香港股市上,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的股票連續遭遇境外戰略投資者大幅度減持的衝擊。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中資銀行的股價也都隨著這一事態的發展應聲下跌。有人將這一事件稱之為新年伊始香港股市的一個"地震"。
事件發生後,中資銀行的發言人們為了淡化事件的嚴重性,普遍將境外戰略投資者減持的主要原因歸結為他們在當前嚴重的金融危機中自身所面臨的財務困難。這種解釋實在有些差強人意。
不錯,世界金融危機中,不少西方的金融機構正面臨融資困難。因此,他們需要收縮業務範圍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這些大的戰略投資者們在中國金融金鉤的投資在其資產總額中所佔的份額並不是很大,所以保留這些投資從公司財務的角度上看並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更何況,中國的金融股的市場價格已經處於低位,此時撤資從經濟上看對這些戰略投資者並非是一個輕易的決定。
此外,從常識上看,任何經濟實體收縮業務範圍總是從效益最差、或說是最沒有前途的業務開始的。無論形勢如何嚴峻,有戰略眼光的投資者總會想方設法在自己的投資結構中保存一些質量相對較好的戰略性投資。更重要的是,當初他們向中國的金融機構投資時,看中的並不是短期的利益,而是中、長期的戰略利益。從這個角度講,大量減持在中國金融機構中的戰略性投資這一舉動,正反映了世界金融界喪失了中國經濟、尤其是對中國金融機構的前途的信心。
其實,對中國喪失信心的絕不僅僅是這些境外的戰略投資者。中國人自己本身也並不看好自己的經濟前景。人們不難看到,近幾個月來中國官方寧可用大量的外匯儲備增加對美國國債的購買,也不去在香港股市上回購被人拋售的中國金融機構的股票。否則,這些中資金融機構的股票就不至於近些天來跌得如此之慘烈。由此可見,連作為這些銀行大股東的中國政府,實際上對此次金融危機發源地的美國的還款能力比對自己控制的金融機構的前途更加有信心。
中外投資者喪失對中國金融機構的信心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雖然官方已經宣布了兩年內投資四萬億的財政刺激方案,但是內行人一看便知這個方案的水分很大。中國政府並沒有能力從財政中拿出四萬億人民幣的真金白銀。因此,中國的四萬億與其他國家財政刺激方案所涉及的金額完全不能用同一個口徑來進行比較。
根據近來中國陸續出臺的政策看,四萬億救市資金中的絕大多數將會通過各級政府強迫銀行發放貸款的方式來籌集。不僅如此,在中國應對危機的方案中,各級政府仍然是起著主導作用的;而這種政府主導的模式則將嚴重影響投資的效益和貸款的回收。不難想像,中資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的壞債在一個時期後將顯著上升。而這將對中國總體經濟產生災難性的影響。應該說,這一擔心正是大量境外戰略投資者從中國金融機構撤資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