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自由交易規則之下,油企通過出口消減庫存壓力本不難理解,問題是,這種出口價格肯定是"隨行就市",不可能複製國內的高價格。目前,國際成品油批發價格集中在3000元/噸左右,中石油和中石化向社會加油站批發的油品價格在4400元~5000元/噸。這意味著,僅1月份中國油企因出口至少"少賺"近5億元。
問題由此而來:油企為何寧願低價海外銷售,卻不願給國民以同等優惠?
近來一些地方雖然出現了降價現象,但這並非油企之間理性競爭的結果,而是緣於第三方壓力--猖獗的成品油走私。國內成品油價格高地的形成,根本原因在於油企的壟斷特質。去年12月 19日,中石油與中石化雙方還簽訂了"原油互供協議",放棄從前的競爭策略,此舉被專家認為,兩大巨頭的原油互供"很有可能獨立於國際油價,可能在60美元左右"。目前,國際油價在40元~50美元/桶區間徘徊,按這一價格,國內外油價至少倒掛10美元/桶。
在當前的經濟"寒冬"裡,兩大油企價格"抱團"形成的油價高地,對那些正承受巨大生存壓力的企業無異於雪上加霜,極可能成為壓垮許多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把實惠給予國外,把吃虧留給國民,成品油出口的價格倒掛現象,令油企的壟斷積弊無所遁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轉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