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今天有一則新聞(大意是"胡錦濤拒見薩科齊")在各大網站異常火爆。說的是胡錦濤主席準備出席4月初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二次金融峰會,目前在列的重要會客單上,有東道主英國首相布朗、美國總統歐巴馬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等在內的多國領導人,但尚無法國總統薩科齊的名字。
在新浪網該新聞下面的跟帖,至筆者寫作本文時,已逾7000條了。粗略瀏覽一遍,不出意外地基本全是堅決支持"胡總不見小丑薩科齊"的留言,有人調侃說,"派省長招見他,跟他嘮嘮,跟胡哥會見他不配",更有人跟著說,"省長是他想見就見的,派我們科長得了"。
有記者問為何薩科齊不在胡主席的會客名單之列,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的回答是:"我想原因大家也很明白"。這位中國副外長再次希望法方為修復中法關係做出"實際努力",用明確的方式、積極的態度來回應中方一直以來的顧慮,使得中法關係能夠回到正常發展的軌道上來。
很明顯,何副部長的話裡留有餘地,還是秉持以往的立場:如果薩科齊明確以後不再見達賴,那麼胡總的VIP會客單上,薩科齊的名字是可以隨時加上去的。
從何副部長的表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截至目前,薩科齊還是秉持以往的立場,沒有做出任何讓步。
許多慷慨激昂的網友們,可能不太清楚國家元首們在國際場合單獨會面的程序。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不是單方面可以決定的。在兩國元首會面之前,雙方外交官要提前經過充分地協商,包括會面地點、時間以及內容,取得一致後,會面才可能進行。
從目前的留言來看,大多數網友都認定了"薩科齊求見而被中方拒絕",還有人專門撰文誇耀中國的實力,但是具體到這則新聞上,我們只看到胡總的會客單上"尚無薩科齊的名字",但不清楚中法雙方是否就此進行過協商,更無從得知法國總統府的態度,是薩科齊提出來想見胡總而不得,還是中方提出會麵條件而沒有獲得法方回應或是遭到拒絕?
如果沒有薩科齊的求見,何來胡錦濤的拒見?好比男女關係,如果沒有男方的求愛,何來女方的拒愛?因此,在這樣的一則新聞面前,任何不切實際的自大意識都有些失去方向。說句不好聽的,有點"意淫"的味道。
有必要提供一個不同的視角,給目前的虛熱降降溫。
據人民網2月9日報導稱,英國BBC國際臺贊助GlobeScan公司進行了一次全球性調查,參加這次調查的國家和地區有:加拿大、美國、墨西哥、中美、智利、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埃及、迦納、奈及利亞、土耳其、俄羅斯、印度、中國、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
這項調查在對21個國家的1.3萬人進行訪問後發現,認為中國是積極影響的人佔總數39%,比去年少了6%。認為中國是負面影響的人的比例則上升到40%,比去年增加7%。
在除中國以外接受這項調查的20個國家中,有10個國家對中國主要持積極看法,另外10國主要持負面態度。而在一年前的調查中,國民對中國看法積極的國家有16個。
從地域看,歐洲的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和英國、日本、菲律賓、土耳其以及埃及對中國的看法都有大幅惡化趨勢。拉丁美洲和非洲國家對中國的看法仍以積極為主。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基本與去年持平(正面32%,負面52%)。
與此同時,中國人對歐洲國家以及美國的看法也呈惡化趨勢。
調查發現,認為美國對世界是負面影響的中國人比例從2008年的46%上升到58%,認為歐盟是負面影響的人的比例從16%增加到28%。在歐洲國家中,中國人對法國的看法惡化幅度最大,對法國持積極看法的人從64%下降到44%。
如果考慮到該調查的廣泛性,我們雖然不能完全相信它的結果,但應該肯定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此基礎上,以上的調查數據可能會令許多中國人感到吃驚,特別是在"北京奧運會成功征服全世界","全球金融危機等待中國救援"的大背景下,何以西方人對中國的印象不好反差呢?
更令人要警覺的是,中國和西方世界呈現出了"相看兩厭"的趨勢。在全球化越來越緊密的今天,世界各國本該緊密合作,謀求共贏,怎麼中國和西方國家卻玩起了零和遊戲?
當然,"相看兩厭"的背景是複雜的,不是簡單的誰對誰錯。但這絕對是一個值得全世界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要深刻反思的問題。因為,帶有敵意的國家之間是很難進行廣泛而密切的合作的,也是很難謀求共贏的。這樣的結果對任何一方都不是好事。
簡單地歸咎於對方,一味地肯定自己,只是精神勝利法,化解不了敵意,增進不了理解。僅僅停留在《中國不高興》,更是簡單的情緒排泄,除了吸引眼球賺點賣書錢外,於事毫無補益。在外交和國家利益的大層面上,我們需要務實,需要前瞻,需要反省。
来源:讀者推薦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