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故事的背景是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環境吧。說的是一個人遇到了生命危險,被一個很不錯的年青人給救了,而這個被救的人有一個美麗的女兒,後來這個青年愛上了他的女兒,就登門來求婚;而這期間也有一個很不錯的年輕人來登門求婚,這個年輕人卻是被他救過命的人,也就是女孩的父親是這個年輕人的救命恩人。
如果你是這個人,女孩的家長,你會把女兒許配給誰呢?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還是被自己救過命的人?我記的自己當時幾乎不加思索、理所當然的想:"我當然會將女兒嫁給那個救過自己命的人"。可是往下看下去,故事裡的答案卻並非如此。那個人將女兒許給了被自己救過命的人,還說出了一番"道理"。
這個人想,如果一輩子要面對一個自己總是要報答的人,總是覺的欠他恩情的人,不如面對一個總是覺的欠自己恩情的人。故事說到這裡好像在肯定那個人很聰明,又似乎在笑給出"知恩圖報"答案的讀者很傻。所以,以至於當時的我看了那番"道理"不由的一愣,其實是一個錯愕,而就是這個錯愕讓當時年少的我在過了很多年後的今天,也沒忘記這個故事。
為什麼呢?現在我知道了,因為這個故事反映出的是一個生命變異後所表現出的自私、狡詐、知恩不報(其實是躲報)的心態。這就和給出相反答案的那些還沒有變異到那一步的生命有了個靈魂深處的對立和衝突,這可能是我沒有忘記這個故事的原因。這或許也是一個考問人的靈魂的故事吧。
這個故事會讓人連想到"生命和感恩"這一深沉的話題吧。我想如果一個人丟失了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感恩,那麼這個生命就是從裡面開始敗壞了。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有救命之恩,而這個人卻有很多的缺點毛病,別人對他有各種議論。但我想,被他救過命的人卻不應該參與到議論他的人中,只應想到報答他。哪怕他再不好,自己也不應對其說三道四的,因為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自己如果也去議論他,自己就是個不義之人。
這種心態應該是做人的一種基本品德吧。那麼如果這個救過自己命的人因為有很多缺點毛病,相處中對自己很不好,如:說自己的壞話,貪佔自己的錢財、利益,做事對自己不公等,那麼自己對他又應是怎樣的態度呢?我想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對待吧。而這不同的對待,反映出的就是每個生命的心性尺度吧,而這個心性中被檢測的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感恩"。
可能生命中深懷感恩的人,會對那個人無怨與恨,願意傾儘自己的所有去報答他;而可能還有不同的人會:略感不平、與之爭理、與之鬧矛盾、與之結怨、與之打鬥、與之反目......當然這些人也會振振有詞:"不是我不知道感恩,而是他這個人實在太不好,太過份了"。
這就好像是說,他要報答的救命恩人還得符合他的一個標準,作為他的恩人還得有一個條件,不夠他的這個標準和條件的就不是他的恩人了,他就不予承認了,就可以應付應付或不必報答或與之反目。這個"邏輯和道理"是對的嗎?救命之恩就是救命之恩,不會因為被救的人對救他的人的喜惡而改變。但我看到這個"邏輯和道理 "在現在人的觀念裡已經是被很多人承認和不知不覺中承認的一個事實了。
或許很多人會覺的自己的這一生並沒遇到過什麼生命危險,當然也就沒有什麼救命恩人了。如果有,自己是會無怨無悔的報答的。真的是沒有這樣的救命恩人嗎?我想,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那就是自己的父母、長輩(祖父母等)。他們對自己又何止是救過一次生命呢?在我們的生命還沒有長到學會保護自己之前,他們一時看護不到,就可能有生命危險。
三歲以前的幼兒基本是不離大人的懷抱的,常常是被抱在懷裡的。所以孔子的禮教中規定了為人子的要為逝去的父母守孝三年,這個數字也是紀念那不離父母懷抱的三年幼兒時期。因為孔子的一個弟子不讚同,說守孝三年時間太長,沒有必要那樣,孔子才講了這個道理,並對那個弟子的話感到很傷心。
後來我悟到儒家通過這種守孝的禮教,讓弟子摒棄世俗守這麼長時間,好像是蘊含著儒生修煉的內涵在其中。因為守孝中要求戒除的東西(如戒娛樂、美食、美服)和靜心自省等狀態,與修煉人的守戒、閉關是差不多一樣的狀態。
古時的人之所以道德高尚,其中之一是因他們心中存有深深的感恩吧。對天地的感恩就是"敬",對天子的感恩就是"忠",對父母的感恩就是"孝",對親友的感恩就是"義"。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現在我明白了那個湧泉的源頭就是 "感恩"。
如果一個人生命中缺失了這個東西,說是報恩,付出了一些後,就會患得患失了。一個人的心中擁有感恩,才會面對世事紛紜,舍的心平氣和,忍的坦坦蕩蕩。所以孔子云:"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感恩"不是人學來的,而是每個人的生命中先天就具有的。我們自身很多美好的東西是因為我們遠離了自己的真正家園,在千載輪迴、萬丈紅塵中湮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