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成
金日成的革命經歷、革命聖地基本全是無中生有捏造出來的。金日成原名金成柱,1912年4月24日在朝鮮平壤附近的萬景臺出生,在20年代,金成柱一家從朝鮮移居中國東北,因此金的中文十分流利。30年代,金成柱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來,抗日游擊隊被日軍追擊被迫逃入蘇聯境內。此後金成柱長期住在蘇聯的遠東地區,1942年2月16日,金成柱的長男金正日在蘇聯出生的。1945年日本戰敗後,蘇軍佔領了朝鮮北半部,美軍佔領了朝鮮南半部。
當時斯大林看上了在蘇聯的金成柱,讓金成柱出任北朝鮮的領導人。但考慮到金成柱在朝鮮人中間毫無威信,所以讓金成柱改名為金日成,冒名頂替朝鮮人民傳說中的抗日英雄金日成。可是北朝鮮的歷史書中,金日成被說成是中國抗日游擊隊的領導人,並一直在中朝邊境的長白山(朝鮮稱白頭山)一帶堅持抗戰,從未去過蘇聯。金正日也是1942年在白頭山密林中的游擊隊營地誕生的。本來朝鮮解放完全是依靠蘇聯的力量,但北朝鮮的歷史書中卻改為金日成帥朝鮮人抗日聯軍獨力趕走日本人解放了北朝鮮,與蘇聯完全沒有關係,甚至中國東北的解放也是靠金日成。朝鮮戰爭是中國軍隊的參戰和巨大犧牲,才保住了金日成政權。
但現在的北朝鮮歷史書中,朝鮮戰爭是金日成獨力率領朝鮮軍隊趕走了美國人,與中國已毫無關係。這樣肆無忌憚地篡改歷史,使金日成從一個蘇聯的傀儡政權領導人變成了趕走日軍,趕走美軍的戰無不勝的鋼鐵神將。更有甚之,金日成一家也被篡改為傳奇式的英雄人物,從金日成的曾祖父開始每一代人都是抗擊外國侵略的大英雄。80年代開始在白頭山的密林中修復出金正日誕生的小木屋,周圍的樹木上還新發現了許多當時抗日戰士們刻寫的祝賀金正日誕生的祝詞。現在金正日誕生的小木屋已成了北朝鮮的聖地,參拜者絡繹不絕。北朝鮮家家必需懸掛金日成父子的畫像,而且要經常打掃,畫像上不能落有灰塵,否則要以不敬罪論處。最麻煩的是刊登有金日成、金正日畫像的報紙,既不能丟,也不能亂放,一旦不小心弄髒弄破報紙上金日成、金正日畫像的就要判罪。
在發生大地震時,朝鮮公民首先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2006年7月21日,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刊登了一篇文章,向公民提出了在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時,什麼事情應該是排在第一位的。《勞動新聞》刊發的這篇文章,被認為是朝鮮公民在面對自然災害時的行為規則。文章作者指出,朝鮮公民應該記住,在發生例如大地震等自然災害時,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護朝鮮領導人的肖像、畫像以及領袖半身塑像等藝術作品。這篇文章強調,在發生諸如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所有機關、企業以及居民家庭,應該迅速採取措施,保護三位偉人的肖像,他們分別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金日成、現任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金正日以及朝鮮民族的母親金貞淑(金正日之母)。文章還指出,必須保證領袖肖像和半身塑像的完好無缺。
此外,文章還要求,朝鮮公民在面對嚴重自然災害時,還應該保護印有領袖話語和黨的指示的標語牌。21日的《勞動新聞》同時還闡述了發生大地震時,居民的安全問題。朝鮮半島處於地震活動相對穩定區域,塔斯社在報導中指出,一般而言,這裡發生大地震的機率較小,而微弱的地震活動每年不到40次。不過,仍然不能排除在將來某個時間發生一定強度地震的可能性。朝鮮領袖的畫像,在製作時都嚴格遵照國家標準,並被懸掛在每個朝鮮家庭之中。朝鮮人民對自己領袖的畫像也具有深厚感情。在災害中捨身保護領袖畫像的行為,不時出現。在2006年朝鮮遭遇洪水災害時,朝鮮中央通訊社曾報導,朝鮮東部的一名林業研究所官員在房子被泥石流襲擊時,因奮力搶救領袖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的肖像而英勇犧牲。還有一名礦工手拿著金正日的肖像畫爬上屋頂,並將畫像交給前來搶救的礦工們,自己卻與房子一道被洪水沖走。朝鮮中央通訊社評論稱:"像這樣激動人心的事跡在洪水肆虐的災區隨處可見。朝鮮人民深明大義,為了領袖,他們可以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生命。"朝鮮中央通訊社稱,可能有不少人在洪災中因搶救領袖肖像而犧牲。
朝鮮是一個進行徹底階級專政的國家,一個人進入社會首先到的就是家庭出身問題。朝鮮的出身成份要追溯到前三代,家庭出身詳細分為51種成份。這51種成份大致可分為三大類:核心階級,動搖階級和敵對階級。核心階級包括革命家庭(長輩為革命幹部)、軍烈屬、工人、貧下中農等。核心階級的人數佔北朝鮮現有人口2200萬的三分之一,是北朝鮮政權的支柱。動搖階級是指沒有誓死捍衛北朝鮮現政權決心的人,動搖階級約佔人口的一半。敵對階級是指地主、資本家、反動分子、不純分子、以及在南朝鮮有親戚關係者,敵對階級約佔人口的五分之一。在朝鮮,家庭出身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敵對階級的家庭出身者,不能在大城市居住,不能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只能從事一些低賤的工作。動搖階級的家庭出身者,雖然可以上大學,但入黨、提幹極難。在朝鮮,報考大學首先要有中學的推薦,所以到了高中,一些家庭出身不理想的學生往往會向老師詢問:老師,我也能上大學嗎?。朝鮮號稱自己是世界上最自由平等的國家,如果在"最"之後增加一個不字,也許就名副其實了。
陷於崩潰的經濟,外部無法確切瞭解朝鮮的經濟狀況,因為北朝鮮政府每年只是公布今年的經濟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多少,完全沒有具體的數字。偶爾也對外發表一些經濟數字,比如1991年北朝鮮的政府官員對外國新聞媒介稱北朝鮮的人均產值為2460美元,但不論從那方面看朝鮮也不像有人均產值2500美元的經濟規模。實際上朝鮮平均的工資水平是每月一百朝圓,相當於我們的四元多。目前人民的口糧供應每天只有二兩左右的玉米,還不能按時供應。現在朝鮮餓死的人數按國家的人口比例計算恐怕比中國大躍進失敗後的那三年還要多。
50年代,朝鮮從蘇聯和中國獲得大量經濟援助,工業化方面取得了相當的進展。1956年蘇聯的赫魯曉夫上臺後,對朝鮮的經濟援助激減,於是金日成更加重視中國的援助。為了取悅毛澤東,金日成緊緊追隨中國的政治、經濟運動。中國搞大躍進運動,朝鮮也跟著搞類似的千里馬運動;中國搞人民公社,朝鮮就跟著搞類似的協同農場,中國搞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朝鮮也搞工業學大安,農業學青山裡。60年代中蘇爭論時,朝鮮基本支持中國的立場,1964年中印邊界衝突時,朝鮮聲明支持中國。
可是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中國的紅衛兵開始張貼批判金日成的大字報,稱金日成是資本主義,揚言要逮捕金日成。朝鮮的中央通訊社也開始批評中國,中朝關係開始冷卻,中國對朝鮮的援助也隨之減少。於是朝鮮開始了獨立自主運動,重點是興建一支獨立的強大軍隊和獨立自主的軍事工業。朝鮮人口不過2200萬,卻建起了一隻110萬人的軍隊,巨大的軍事支出成了朝鮮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朝鮮開始批判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中朝關係漸漸惡化,朝鮮轉而奉行對中蘇等距離外交的政策。蘇聯解體後,朝鮮經濟受到了致命的打擊。進入90年代以來,由於沒有了蘇聯的援助,朝鮮經濟開始年年出現負增長。據各種消息來源推測,目前朝鮮的工廠開工率還不到40%,農業更是年年歉收,經濟已瀕臨崩潰。
1950、60年代,朝鮮的人民生活還可以。60年代初,中國大躍進之後,不少在中國的朝鮮族人紛紛移居朝鮮。進入1980年代後,由於和中蘇兩國的關係都不太好,朝鮮進入了自力更生時代。此後,朝鮮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下降,生活物質日益缺乏。朝鮮從1957年開始實行糧食配給制。規定一般勞動者的口糧定量為每天700克,軍人800克,老人500克。可是1973年開始以儲備戰備糧為理由,人們的口糧定量削減了10%。1987年以準備世界青年運動會為由,宣布人們的口糧定量暫時再削減10%。但世界青年運動會開完後,口糧定量的暫時削減卻一直持續下去。
進入90年代,口糧定量又作了幾次修改,到1994年一般勞動者口糧定量為每天450克。1995年朝鮮以水災為由,口糧定量減半,1996年口糧定量又削減三分之一,現在的口糧供應為每人每天100克左右。每天100克的口糧是無法維持生命的,於是朝鮮提出國家解決口糧的三分之一,單位解決三分之一,個人解決三分之一。單位較好的人可以從單位分到一些糧食,有錢的官員還可以從黑市買高價糧。但是無錢無勢的老百姓只好去野菜,吃樹皮。朝鮮的中央電視臺則宣稱根據科學研究結果,少吃飯有利於長壽,野菜更是營養豐富,多吃有利於健康。
大多數朝鮮人幾乎沒有吃過肉。凡是與人爭糧食的家禽,都是禁止食養的,比如豬、雞、鵝等家禽。也有偷著養的,放在地窖裡養,終日不見陽光,結果肉很難吃。有的朝鮮親戚來延邊探親,呆上幾個月,以躲避飢餓。據說朝鮮親戚剛來的時候,見到肉,只吃一片,第二頓,吃兩片,不能多吃。否則無法消化,因為肚子裡已經幾年沒見油水了,學醫的可能都知道:長期不吃肉,一但大量吃肉會脂肪中毒死人的。就像當年納粹集中營出來的部分人,沒在裡面餓死,出來卻死於脂肪中毒。
平壤的糧食情況還比較好一些,其它城市及農村則情況比較糟,餓死者不斷出現。雖然老百姓陷入飢餓的困境,但幹部們卻有特供,吃飯沒有問題。高幹們則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據說近來朝鮮出現了自稱為生活調查委員會的盜竊集團,專門行盜富裕的幹部家庭,盜完後還要留下生活調查委員會的紙條,頗得老百姓的讚賞。不管該傳說是否屬實,朝鮮的老百姓對生活富裕的官員幹部們的怨恨是毫無疑問的。
在朝鮮衣服是實行配給制,工人一年發兩套工作服,一般幹部、技術人員每三年發一套西服的布料,中級幹部兩年發一套西服的布料,中、小學校的學生大約每隔二年,在金日成生日那天贈送一套校服。由於中、小學生發育較快,隔兩年發一套的校服很快就變得太小,家長們不得不在褲子,袖子上接一塊步來加長。在朝鮮買衣服、布都要憑工業品購物券,當然黑市也可以買到不要購物券的衣服,不過價格很高。鞋由於國家不免費提供,成了朝鮮人在衣著方面最大的問題。每人每年發一雙鞋的購物券,但由於鞋的質量太差,兩、三個月就穿破了,沒有辦法只好去黑市上買高價鞋。當然幹部以及幹部的子女們可以穿到較好的鞋,所以在朝鮮只要看看腳上的鞋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一個人的身份。
平壤市區面積並不大,本來自行車是最方便、經濟的交通工具。但由於金日成覺得像中國那樣的自行車洪流有損於朝鮮的形象,於是禁止在平壤市內用自行車作交通工具。平壤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電車和公共汽車。但由於運行線路和車次太少,到處可見排隊等車的人的長龍。此外由於電車質量太差,絕緣不好,坐車之人要經常遭受電擊之苦。由於公共汽車不準時,擠汽車又很費力,而且經常走一半就拋錨不動了,所以坐汽車還不如步行方便,因此很多平壤人步行上下班,並戲稱徒步為乘11路公共汽車。步行一、二個小時上班並不稀奇。
出了平壤,自行車就比較多見了。但由於自行車價格很貴,是家庭中的傳家寶,有寧借老婆,不借自行車的說法。另外由於自行車盜賊很多,人們不得不使用特製的防盜鎖,而且不管住幾層樓都要把自行車扛回家中。朝鮮雖有一條高速公路,但車輛很少,平均20分鐘才有一輛車通過。由於燃料奇缺,一些地方的汽車不得不使用木炭為燃料。木炭車是在汽車後面裝一個燒木炭的煤氣發生爐,發生的煤氣代替汽油作為汽車燃料。朝鮮的長途旅行工具只有火車一種。按朝鮮的國家面積計算,到任何地方只需乘一天火車就夠了。可是朝鮮的火車晚點程度讓人驚訝不已,晚點一、二天算正點,晚點三、五天算正常,晚點十天也不算稀奇。所以想乘火車旅行的話,要帶足半個月的口糧。朝鮮人去火車站詢問火車什麼時間到站時,不是問幾點幾分到,而是問幾月幾號到。
在朝鮮個人沒有選擇職業的自由。由於食品和生活用品奇缺,所以與食品和生活用品相關的食品工廠、服裝工廠、生活用品工廠、百貨商店的工作最受歡迎。汽車司機、火車票售票員更是令人眼紅的職業。朝鮮的單位一般上午8點上班,但7點30分就要到單位,先進行向金日成表忠心的宣誓,然後再工作。晚上7點下班,下班後要進行金日成主體思想的學習,然後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每人都要自我檢討近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揭發批評別人的問題。這種人身攻擊式的批評往往大傷同事間的感情,有時還會引發打鬥情況。到了農忙時節各單位還要派出人員到農村去支農勞動。
朝鮮由於怕老百姓收聽外國廣播,朝鮮賣的收音機全部是只能收聽一個廣播電臺的無調臺收音機。有些朝鮮人從中國親戚那裡得到可調電臺的收音機,必需去公安局進行收音機電臺固定的改造,否則要按收聽敵臺判罪。朝鮮的電視臺每天只廣播幾小時,基本都歌頌金家父子的內容。新聞只有國內新聞,基本沒有關於外國的報導。由於朝鮮的家庭電視機的普及率很低,所以看電視並不是朝鮮主要的大眾娛樂活動。朝鮮最普及的大眾娛樂活動是看電影。一部新電影放映後,要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此外,朝鮮每逢金日成、金正日生日等節日都要進行盛大的慶祝活動,這也可以算是朝鮮的娛樂活動之一。
因為延邊很多地方於朝鮮僅隔一條圖們江,這條江最窄的地方幾十米。冬天結冰,沒飯吃的災民幾分鐘就過來了。一些延邊和渾春的中國政府官員說前幾年朝鮮政府對跑到中國來的災民很嚴厲,他們親眼看到人民軍把大人小孩用鐵絲穿過鎖骨,一串串地拉到樹林裡槍決。這就是朝鮮歌曲裡唱的"我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全世界人民都在羨慕我們!"